以下“转折与未来” 2024第四届市场化LP投资峰会暨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由云现场整理。
徐宏利: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来自天风证券的徐宏利,在座还有我们建信投资的田志钢先生和复星集团的彭泽锋先生。
首先我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来自天风证券,天风证券是湖北省属国资的一个下属的证券公司,大概总规模是总资产大概1000来亿。
天风证券主要从事的是券商的投研投行自营以及财富管理和资管等各项工作。我本人是来自投行部的,主要从事企业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2024年以来,我们的IPO申报工作基本暂停。据统计2024年沪深交易所的申报只有4家企业,基本上是相较于上一年度300多家是一个断崖式下降。主要的原因是我们 A股二级市场有欠表现有点差,主要原因是我们整个国家对二级市场的表现不好,倒推来一级市场,我所服务的一些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在被投资机构投资之后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退出压力,企业在上市的过程中在寻找投资机构,投资机构在3到5年就要退出,没有上市,企业就面临着投资机构要求退出,导致我在服务企业的时候会面临股权上的纠纷,一些投资者要求回报,我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构,我来这里也希望有一些耐心资本来参与我们一些拟上市公司的投资,这是我的介绍。
接下来有请田总。
田志钢:我是来自建信北京投资的田志钢,我们自己现在一般叫建信北京投资。因为我们现在建行在北京投资,它实际上属于建设银行建信托旗下的一个股权投资平台,因为现在建行系作为银行系里面,是属于股权投资功能子公司比较多的,大家现在进行投资,是我们另外一个全称叫建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他们现在自己的简称。公司原来是做这个市场化债转股的,最近也是刚刚国家金融总局批的18个城市试点,这个是放开了建信投资、金融资产投资,从原来是投资必须还贷款,原来他们的投资投了企业之后必须还贷款,变成了说现在可以投资了之后,企业可以正常用于研发经营,这都可以了。这是首先两个对我们属于兄弟公司,这是一个。
因为建行系除了进行投资,仍然从市场化债转股到扩展到18个试点之外,还有一个我们建议信托。建议信托本身它是比较综合的一个金融平台,信托也是目前整个金融牌照里面最灵活的一个,我们也是在2011年就成立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就建行北京投资。还有一个咱们在座的可能很多管理人也可能接触过的是我们另外一个兄弟公司叫建信股权,它主要是做母基金的,做母基金为主,现在有少量的直投,但是最早可能市场也比较活跃的是我们另外一个兄弟公司,经营国际,整个的银行建行系投资股权投资平台还是比较多的。
我们进行北京投资相对还比较有特色的是我自己我们这几年的一个观察,我们可能是现在银行系里面最活跃的一个股权投资机构,之以前些年我们重点在做股权的直投。近几年我们重点在发力 S基金,未来可能也会适当做一些母基金,但是目前从公司来讲是从这几年来讲,我们特别是未来是重点把 S交易和S基因作为我们整个资产配置的一个重点,待会也会跟大家一起在这方面做一些简要的一个交流,我就先介绍这么多。
彭泽锋: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复星集团的CIO办公室的彭泽锋,一方面复星也跟大家快速介绍一下,复星成立于1992年,走过32个年头,复星现在已经有大概8000亿的一个总的资产规模,有十几家境内境外的上市公司,我们主要聚焦在这个四个产业板块,我们叫健康快乐、富足制造。这四个产业板块这个发展,目前还有我们旗下还有三家保险机构,是香港加境内,香港一家加境内两家,还有一家葡萄牙保险忠诚保险最大的保险平台,是复星的,我们体系内还有三家GP,是创富瑞正和复星,包括复星也是拿了香港不拿了深圳20+8的基金,50亿的大规模的基金。
我们站在复星的视角,我们一方面有产业,一方面有GP,一方面还有险资作为 LP母基金,我们在发展的路径上面,我们现在探讨的是保险加产业加投资的一个方向在做布局,特别在险资这一块,我们也在面临一会也会跟大家更多分享一下我们也是面临比较大的利率下行环境的一些压力。怎么做好投资这一块,刚刚田总也讲到了,我们也会做一些S基金的方向来确保更高的当期收益。
另一方面是跟这个体系内的优势产业做结合,布局长期长久期的一些收益回报的这种项目,同时也会跟一些地方政府,包括广州的南沙区,也是我们的股东也会跟地方政府和当地的发展一些基础设施做一些结合。我先简单介绍到这里,我另外一个开拓是保险资管中心的助理总经理,也是协同我们体系内两家保险的股权投资。
目前我们今年大概的股权投资的1个计划大概在十几个亿17个亿,明年应该可能会到25个亿,要投到股权的方向,我们也希望跟各个地方各个 GP的优秀的GP公司一起合作,看看我们怎么一起把我们体系内险资的收益做高。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
徐宏利:好的,谢谢田总和彭总。2024年以来,险资等金融机构配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案例明显增多,其中国家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政策与监管制度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金融机构LP来讲,如何理解国家政策与监管层面对于金融机构类LP对私募股权出资的转向,政策的放开,在未来投资中可能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田总,您先汇报一些体会。
田志钢:这几年的体会,现在是几个方面,首先是从市场的需求端,像比如说我们今天信托整个的管理规模是1万多亿,这是涵盖了包括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私募投行之类的一个业务。其中我们管理的有一块,我们叫信托的独特的功能叫家族信托,它的规模是最新的,可能已经超过1500多亿,而且增长非常快,很多都是一些上市公司成员,包括非常有实力的这种家族,目前在私募整个资产配置是一个合理回报的,比较缺的,特别大家知道比如说我们银行系的过去大量的是做什么?是把资金都配置到地产和平台,原来比如说基本上的回报率要求可能是比如说6到8,现在这一块的大家都非常清楚,地产基本上大家没有办法再配置了。平台现在政府的化债要求是所谓的不允许增加各类隐性债务,这个通道基本也堵死了,现在政府这种各类平台发债可能就2点多、3点多,回报率是急速降低的,是不符合难以满足现在大量的投资机构的资产配置的回报率要求。
彭泽锋: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能替代过去的平台和基地产地产基建类的,比如说6到8,或者说在大概中枢风险和收益性价比比较高的资产,这个配置压力是很大的。有1000多亿的资产,如果比如说光家族信托这一块,不可能都买货币类的所谓的产品,但是怎么找到资产,比如说股权类的基金,包括股权类的项目,包括S是我们自己这两年我们为什么要发展S?我们觉得这个是一个可能能取代过去的这一类资产,而且性价比还不错的,这是我们从配置需求的角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看一些不良的基金,通过不良的这种方式进去有资产的一个评估增值,能够填平当期的一个收益,同时通过产业中长期的一个运营也来也能带来每年的一个长期收益。目前我们基于现在的国家的政策,一方面看S的时候我们也会看他这些企业底层项目有没有绿色皮条的可能性?比如说硬科技能不能帮国家攻坚克难,拿到国家的一些重点课题,这样为他的上市铺平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这些项目能不能带来 DPI,能不能尽快的给我们带来当期的一些收益。
但是总的来看,我们现在这一两年险资是参与GP的设立,会参与股权投资的项目,以及说一些国家鼓励的新兴行业领域趋势一定会是逐步提升的,我这边先分享这些。
徐宏利:好的,谢谢彭总。下一个问题,在当下背景下,金融机构类LP资金开始考虑对于一级市场的资产配置,其背后的诉求和真实想法是怎样的?田总,您先来。
田志钢:我刚才基本上已经提了背后的,因为比较实在的市场需求和监管,包括导向的一些,基本讲了。我再补充一点,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现在比如说有这几块的内容:
第一个从会计准则,比如我们现在大部分的金融机构,我们的做股权投资的话是当期这个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净损益的。
所以这里面刚才彭总讲的当期净损益,我期望实际上是从冒可值的是tvp,你最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的,当然我们也不希望你估值波动太大,是这样的话我投了如果是自有资金投了,我希望投了之后每年是对利润是有正向的净贡献的,至少比如说有大概内部有一个所谓的投资回报的要求,这是一个,是如果你的基金如何能做到是一个对利润的是收入,因为这是大家最基本的底层的动力,这是一个。
第二个现在已对 dpi也非常重视,是你最好能逐步的有DPI的贡献,尤其比如说你可能对于比如说为啥大家现在对S,是S的话可能投了一两年之内,它就会有现金回流,对于无论是自有资金也好,无论是对于我们管理的资管产品也好,他对于 LP的体验是比较友好的,不是我投了三五年,现在一分钱没回到大家,一旦市场环境向好的时候,什么MOK都欣欣向荣的时候,大家就没问题。但是一旦像当下这个市场环境波动非常大,大家都很悲观。你现在如果说你还跟他讲AR讲什么那些故事没人听,他不接受,你不用给我讲。你现在是你有没有现金回流,所以现在从我们无论是自有资金也好,无论是管理的资管产品也好,是从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从资管产品本身LP的群体的维护来讲,我如何让LP我们的资管产品的投资人,他也有更大的动力去增大这块的配置,这个都是有比较强的动机说,我们寻找到一个合适的资产产品的资产品类能兼顾所有的地铁也兼顾什么,甚至坚果有几个因素平衡,甚至某种程度上最极端的情况。
当然你说股权基金有可能肯定会存在亏损风险的,但是最好的理想的情况下,你至少本金也亏损,你能适当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回报,我刚才说了,如果你能涨到6到8,最后真正实现你都是6到8,可能大家资管产品端这端投资人这一端已经觉得挺开心了。因为现在它存到银行,存到买的货币类的是2到3,但是如果你要所谓的说得很高,但是最后是地铁也很低,基本没有。大家现在这个故事已经讲不下去了,所以这是我们从在刚才的基础上就补充一点,最底层的一些包括收入确认、利润确认和资管产品本身的背后的 LP投资人他的一些诉求也要求我们去这样做。
徐宏利:谢谢田总。彭总。
彭泽锋:我觉得田总我总结的已经很全面了,我只快速跟大家可能分享一下我们现在在操 S基金层面的办法,对于复星来讲,我们觉得说要找一个好的 S份额的标的,第一个是要找得到,怎么找得到?因为我们的险资本身是母基金,所以我们历史上也投了很多 GP, GP他们的不管1期2期、3期4期5期基金,总有一些历史上的基金,有LP有退出需求,所以我们能第一时间获悉到这样的一些 GDP的S份额交易机会。
第二个是看得准,富硒刚刚也跟大家前置介绍了一下,我们有4个产业板块,特别在制造领域,我们有海安,像之前还有南钢,现在还有万盛这样的一些上市企业的这种平台,能够很快的用通过产业专家把 S份额的一些底层项目看得比较清楚,看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方法论,这里也可以跟大家简要分享一下。我们会把项目拆成几类,比如说以上是未退的部分,这部分我们很好判断,因为这个市值就可以大概佐证它后面的退出时候的价值。第一部分就第二部分是可以报会上市,或者说有上市希望的这种企业,我们有一个相应的倍数把它快速判断出来。
还有一类是可能上市无望,但是企业又活得不错,每年有一些现金分红产生,这一类项目我们又把它做一个不同的折扣系数,来去做。
还有最后一类我们可能不会去判断,因为这类企业我们就当它没有,所以我们拿到一个项目,我们能很快很准的判断好。
第三块我们能推得出,一方面我们有一些上市平台,现在国家在鼓励并购,我们有一些底层标的,如果跟上市公司有一些协同性,我们可以看看体系内上市公司能不能帮助这些GP的一些可能上市无望,但是又能进行产业整合的这种项目,整合到上市公司平台里面,帮助GP也实现它的退出,同时也帮助我们的上市公司扩大我们的业务发展。
所以结合这三点,为什么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一方面险资积极去投市场上的这些 GP的份额,一方面我们体系内的GP也在通过险资朋友圈去出售我们的一些 S份额。当然我们同时介于险资对于一些GP的要求,包括像331这一类的要求,有些非大白马的这种GP,但是有特殊特色的创投能力的GP可能不符合331规定,但是它的一些S份额或者说它的一些做的不错的,历史上的这种基金又是我们看重的,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就跟险资一起孵化一个S母基金,这个规模我们现在首期可能做到5~10个亿,就聚焦去接一些这种高成长性,可能不一定是大白马的这种 GP,但是份额很有特色,同时这个里面的底层项目跟我们自己的生态产业,就跟国家鼓励的这种新兴产业是高度结合的。基于这几点,我们现在像田总说的也在积极的在S这个领域做一些布局。
险资投资的方向刚刚田总也讲得比较明确了,一方面是当期收益我们会很看重,第二部分是我们现在的新的会计准则之下,可投资资金会变多,同时利率下行,我固定收益这部分的收益压力承压比较严重,所以只能通过收购股权的这种方向,能够尽可能去增厚我险资的投资的净收益率,所以结合这些点我们觉得说跟各位GP同行,包括说各个投资的平台以及金融机构,我们希望你能形成很好的合力,在相关的布局领域可以更多的联动起来,多合作多发展。
徐宏利:好的,谢谢彭总,我感觉 S基金真的值得关注。目前从国内落地的大规模基金案例来说,大型金融机构LP出资时往往与地方国资组成强强联合的阵容,这样的阵容背后可能蕴含的政策目标,地方发展规划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请问这样的模式有哪些优缺点呢?
田志钢:这一点我觉得从我自己的体会。包括我们自己也做了,有一些他有确实是利弊都有,当然我先讲有利的一点,可能有利的一点一般比如说我们合作的地方政府的一般的投资平台或者当地的母基金,相对来讲更对当地的产业它相对比较熟悉。
比如说当地的一些好的优秀的项目,当地的比如说有所谓的可能不太靠谱的项目,他们相对来讲可能比我们更清楚,我们作为全国性的机构,我们真的到特别具体的地方,我们未必对当地的情况,人家当地母基金这些产业引导经验了解更清楚,我觉得是对于投资风险控制和挖掘优质项目来讲是有利的一点。
但另外一个不利的因素,确实现在大家特别诟病的,反正是最近几年我看可能市场大家两种分歧很大的反投,反头确实如果说是把完美的把投资回报性价比和当地的产业结合的,确实不拧巴的肯定是很好,但现在确实有的时候大量的存在一个说政府方或引导基金,产业基金他们传导的压力是反正当地招商的重点项目还是既然拿了钱希望投,对大家的决策压力确实是很大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管的钱,我们是国有金融资本或者说资管产品的资金,有也是有回报要求的,中间如果处理不好,未来面临的一旦你比如说投资的不好,未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这是我觉得是当下客观存在一个困境。第二个我觉得也是可能大家可能需要我们整个创投行业共同呼吁的,现在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从投资回报的是单纯追求投资回报的角度,应该是我们不希望说我必须拿地方政府的钱财做基金。比如说我们前段跟社保交流,就是你为啥比如说北上深就5亿LP,社保明确就是他就不希望你GP在哪个地方政府的资金,因为他非常清楚你哪个地方政府资金你要承担反动,你可能很多决策就非市场化了。我们其实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我们觉得理想的也是,但现在为什么又不得不去做?因为比如说对金融机构,比如说最新出的建信金融资产投资,简称建信投资,监管要求他必须能在这个基金里面最多出资30%。其实对我们也一样,因为我们除了银行,它还有财政部,还有个所谓的并表管理,如果你超出到一定比例,按照新的会计准则,整个基金要并表,一旦整个基金并表,对被投企业要进一步什么穿透并表,就是一大堆监管,最后就是你投了之后,你会面临无数的检查审计什么的,所以就是他这些背后的监管导向,很多的要求是你一定不能全是用自己的钱,你一定必须拉一个就说你控制一个说我拼一个盘子,这个盘子保证了说基金还是至少不会被所谓的监管直接违反了监管规则,或者说直接触及的监管的一些更强力的要求,在这个情况下,其实我觉得现在当下有一个比较算有点无奈的选择,是从回报角度肯定希望是这样的。
我就先汇报这么多。谢谢!
徐宏利:好的,谢谢田总。彭总。
彭泽锋:我这个问题其实对于复星来讲,我们其实跟各个地方的政府其实是深度绑定在发展的,因为我们有很多产业落地在很多地方,包括在佛山,我们在禅城医院,也在这里服务当地的百姓,所以其实站在我们的角度,就是从金融机构投资的逻辑上看,我们跟地方政府其实能做很多这种固收类的这种产品,比如说基础设施的一些布局,因为基础设施如果它能带来稳定的回报率,每年做到5.5%以上,这个就符合保险公司的配置了,相对来讲保险公司的钱是比较长期的,长期也不附带任何其他的条件的。
所以这方面我跟地方政府加上复星的一些优势运营产业是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孵化一些既符合险资,又符合当地这个产业发展的诉求,又跟我们优势产业的自身的发展能够相结合的产品。也是目前我们主要在跟各个地方去推进这样的合作的模式,我们也很看好跟各个地方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刚刚田总提到的反投的问题,其实投资作为我们投资者来讲,就是很忌讳未投而投,就是为投而投大概率这个投不好,也退不出。这样的情况,其实各个地方的产投平台我们也接触了很多,其实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同时又有财又是财政出的钱,他又必须得服务当地的发展,所以他们也陷入了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我前面提到的模式可能会是一条好的探索方向,就是优势的产业加政府参与孵化一些基础设施,或者说一些重资产的投入的项目,然后结合保险和长期资金进场,创造一个可固收,比如类瑞慈的这种项目,我觉得这种可能是能符合把各方的利益都绑在一起,然后又服务好当地的发展。
但是同时其实各个地方产业现在我们也看到包括引导基金,之前投的一些基金也在寻求S份额的接续和退出。在这一块其实对于保险来讲,对于接续引导的基金的S份额还是比较大的挑战的,因为很多项目其实更多财政引导的方向去看这些项目的退出的前景以及本身的质地,当然也有很多不错的这种项目,包括龙头的一些项目,总的看起来跟市场上的一些头部的GP的份额还是有一些差距。
这一块其实我们也在跟一些这个地方的产业引导平台在孵化一些新的方案,比如说把一些基金的这种份额优中选优拼成一个更有竞争力的盘子或者打包偏向于类不良的这种形式,然后帮助险资或者说我们金融机构能够更好的去参与,包括说跟市场上跟头部的GP来去,把一些底层项目的接续也给做起来。通过这几个方面,我们觉得说金融机构能够跟这个地方的发展或地方的产业平台能够有更好的一种互动,良性发展的模式。我这边就汇报这些。谢谢大家!
徐宏利:好的,谢谢彭总。下一个问题,金融机构类LP也是塑造耐心资本的重要力量。
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未来金融机构类LP会偏好哪些行业呢?
田志钢:确实对于国家现在因为是有5篇大文章在发力,其中一篇叫科技金融大文章,所以对于像国有大行这些金融机构,现在就特别强调基金金融首批文章一般都是一把手亲自兼,科技金融领导小组的组长。我们所以特别讲政治是国家政策什么特别重视的鼓励的都可以投,这是大的范围。
因为自己现在比如说在做S和投资,包括看GP的时候,这几年的一个体会是我们第一这个管理人一定要非常高度重视,是投资组合的构建。你这个组合构建一定要穿越政策周期,产业周期和资本周期,这是我自己的这几年的一个体会。
第一是政策周期,我们现在比如说大家刚才王总讲了,比如说你投教育,你投K12,这个很明显,一个政策周期你就扛不过。现在是比如说教育文化,我们所有看的包括消费,你的基金里面可能大量组合,如果是可能你现在即使说退不出来,你想找S去接,可能也不敢接,因为首先这不讲政治,这个是可能甚至你的底层资产可能很优质,但是你现在不是在政治鼓励的范围内,政策鼓励范围内不敢接,因为接了之后即使挣钱了可能没问题,但是万一亏钱,未来的责任就很大了,这是第一个政策周期。
第二个产业周期,我们这一年比如说咱们国家产业变化太快了,你比如说动力电池,前两年我记得是2012年的时候,那火得一塌糊涂,估值都是上百亿,额度很难抢。但是比如说这两年大家明显感到这个行业现在内卷的是无限内卷,包括前两天比亚迪又降价,整个对这个行业的供应链,大家现在都觉得新能源整车是挺火,但是供应链不挣钱。所以这个组合构建里面,我们确实对我们管理的要求就说你投的项目得想到5年,可能不能想3年,你想着出IPO,你就得想5年甚至10年左右,这个是不是还在一个它的格局,它的技术路线的迭代,它的很多的变化演化,会不会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往上走的,是包括政策有鼓励,产业格局还比较理想,而不是三年甚至之内这就直接内卷成红海了,那就很危险。
最后一个资本周期,当下比如说确实有很多机构,包括大家都觉得一级市场有一个资本寒冬,咱们做投资都很清楚。前两年2021、2022年的时候,特别是2021年的时候,做投资是很痛苦的,因为你看啥项目估值都飞上天了,挣不着钱。反而现在可能包括像朋友们都现在觉得是一个捡漏的好时机。现在你去谈所有的项目都是可以很从容,慢慢来。但是现在又属于资本,因为资本周期在下行, IPO也没有常态化,并购重组还没有实现很系统的推进,S基金还在发展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信心预期有很差的时候,那是看你投的这些管理人,你投的这些组合项目,他是不是在寒冬的时候,在资本寒冬的时候,他仍然能拿到钱,能融到资,他的业务仍然能扛过去。这个时候你这个组合大家肯定是喜欢的,我们要看你最终你验证了你跑出来了,我们愿意加仓。
我觉得是对于管理人特别大的挑战是最后一定是在组重视组合构建,而不是重视单个项目,某个赛道重视,一定看看自己投的项目投的时候要想清楚,我这个能不能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不能穿越政策周期,穿越产业周期,穿越资本周期。
我就汇报这些。谢谢大家!
徐宏利:好的,谢谢田总。彭总。
彭泽锋:田总结非常全面学习了。对于我们来讲,复星以往的投资,我们更看重的是产业深度发现价值,产业生态赋能价值和产业运营提升价值。
这个产业深度发现价值是你在这个行业有没有生根,你能不能找到一些 underwater的这样的项目,更早的去布局,这个是以往我们更看重的。同时我们也看重是 GP也好,或者说产业平台也好,它有没有一个全链路的生态?赋能他投的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不管是订单也好,不管是BD也好,不管是再融资也好,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帮他投的企业一路走上去,最后是产业运营提升价值,我们复星也有蛮多这种体会的,是很多投的项目搞不好。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时尚集团投的是我们的投的一些服装类的这种项目,我们慢慢发现他管不好,我们自己不断增持,结果变成我们控股了,我们就只能亲自上去把价值给提升起来,但这种从投资角度,它的性价比是比较低的。在未来的投资的方向当中,我们会坚持这三个方向,即产业深度、产业生态、赋能价值和产业运营去提升价值。
同时,我们也会更看重是为卖而买,前面我们讲的是不能为投而投,但可以为卖而买。投的时候要先想好这个项目后面怎么退出?是你最后自己下场去运营,把它做上去退出,还是后面上市退出,还是跟行业的链组整合退出,我们在看中的时候会更明晰的去了解,而不会说就像刚刚田总讲的,现在你讲之前的插口万科的讲之前的一些故事,讲之前的一些方法论都不好使,到底能不能把钱至少本金给我退回来,我再看upset,这是现在我们跟很多金融机构聊起来,包括我们自己的一个心态。
最后我们回回回到国家的发展阶段,我们认知包括说上市企业的数量,已经和美国上市企业的数量基本大差不差了,甚至还多一些。这个时候就会陷入到存量的一个优化,并购整合的这么一个过程当中。首先我们肯定要识别出来哪些是优势的一些产业,哪些是行业的链主和龙头,怎么在投资的过程当中去围绕这些店主和龙头去做一些孵化也好,做一些前瞻性的投资也好,做一些整合并购式的投资也好,这个会是我们下一个阶段更看重的这种方向。
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把金融机构甚至把保险的这种藏起来。包括金融属性有效的发挥起来,真正落实到助力实体企业的发展。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我们一方面也在看政策的一个引领,一方面我们也在小步快跑,跟着大的险资机构设立百亿级别的这种母基金的方向,一同在前沿探索实践。
我这边就汇报这些。谢谢大家!
徐宏利:好的,谢谢彭总。咱们投资主要还是关注国家政策,才来决定我们的投资行业和方向。过往金融机构LP出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的经验还有很多,对于提高私募股权投资能力,金融机构类LP还要注重哪些方面的提高和优化?田总。
田志钢:结合我们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跟大家进行简单交流。
首先,我自己的体会是从方向上大家有信,是金融机构未来去做LP,做S的是偏这个更多投向资金,我觉得这是一个大事,但是它是需要长期过程,是需要相对于市场的洗礼,包括需要我们管理人群体,管理人整个的是方方面面的体制机制能力的提升,短期内确实是监管的穿透和风险控制要求很多是要求要直投,要求要参与决策,要求一票否决,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我自己现在跟很多包括我们银行系的包括很多交流,比如说现在开始说,我们觉得我们原来的地产平台不行了,我们现在有资金有钱,我们想干股权,我自己反正一般朋友私下我都告诉他,我说现在我建议你真的你现在可以干S,是可以适当干S,干母基金跨度有点大,我觉得可以干S,但是我不建议你只上来直接干直投。
为什么?我觉得直投是股权投资行业到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它的格局基本上应该说已经到了一定阶段了。现在我们现在这么多管理人是吧,都在减少大家退出压力这么大的时候,你现在才开始去重新布局,我觉得有点晚,你要因为投资大家都非常清楚,因为投资一个需要在强共识和非共识之间找一个很就比较美好的平衡。
但是金融机构里面最大的是什么?即强共识,强共识才能形成决策。因为银行或者说很多机构大的越大,我们就说确定性要求越高,但这种投资股特别是股权投资这个行业,VC投硬科技,他是刚才讲的,我自己理解应该是看5到10年的发展。你现在如果看的特别确定的时候,它往往是它的机会,它的性价比其实已经很弱了。这个时候其实对跟金融机构它的追求高度不确定性,它的整个的风险体系风险文化其实它是有不适应的地方的,但是反而是说你看看别人前面的做的,然后你现在在搭建这一块,我自己觉得是就相当于是站在优秀的GP的肩膀上去,学习和做生态,我觉得是更有价值,也可以是更快速的切入市场,做资产配置的非常好的途径。这是第二点。
从我们自己去看这些年是说跟GP包括看S的交流,我觉得是说我们机构里金融机构他自己有一些天然的约束,比如说咱们从私募基金监管条例也能判断出来,证监会原则要求管理团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人的管理团队必须是有持股的持股比例还有最低不少于多少的。但是金融机构类的除外。为什么?是金融机构不允许,你还有管理团队,你还能在管理公司的持股,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这是它的体制机制。就会导致说真正的一旦团队有优秀的人才冒尖出来了,投了非常好的项目,大家很清楚,这个肯定你人才的供给,他的可持续性就比较差。所以反过来我们去看,还是因为看GP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总结这几年这几点特别重要:
第一是团队,你的核心团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你核心团队一看,刚看你的项目,看你的组合的时候,一看你的科研团队变动很大,我们是不太敢投的,因为一旦你投资没有人,核心团队流失了,你的投资后续有高度的不确定。
第二是看你的机制,我们非常清楚我们金融机构是因为机制的约束,没办法留住优秀的人才,如果是市场的GP,你最重要的优势是你的机制优势,你能把核心人才凝聚和留下来的优势,这个是你的优势,如果你自己也没有这个,我们会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第三是你的投资策略和验证,是你当时投的和最后验证的结果,至少说你的组合中大部分或者最后构建了核心组合,确实的验证是最后说明你是对的,这个说明你这个归因你是真的不是撞运,而是说确实你看到了你的望远镜看的比较好,最后你还验证了。
第四,我们也非常看我们投的时候,我们非常关注LP的复投率,你这个基金或者你管理人,你是不是之前投过你的LP还持续的给你投资?我觉得这是我们会特别是这个LP本身是不是也是有很对子,管理人的筛选有很强的能力的,我如果说他不断的他投了两轮,甚至投了更多,我们觉得你本身相当于LP认可的是最大的认可,这是我们自己觉得就几块的比较关键的一些点。
彭泽锋:我这边快速其实分享一下,是说在新的状态下,我们其实从险资也好,从我们自己投资团队也好,我们在看一些这种投资机会的时候,其实心态跟之前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股权投资在保险里面被称为非标,因为它其实没有任何一个标准性,但是在过去几年的投资当中,其实大家非标当中某种程度上又建立了一条这个标准,那是集体抱团用脚投票,然后投到白马的GP,反正政治正确,其他险资也都投了,这个决策难度会比较低。
但是在现在的环境当中,其实对于我们的投资团队来讲,我们看一些GP或者说我们自己去投一些项目,我们会更看重这个专业度。我们投资团队我们现在也在要求必须得懂产业,必须得去看看得明白他到底要投的哪些底层项目,或者说在底层项目的赛道是不是未来能够退出的一些方向。这是第一个,我们对 GP的专业度的要求会更高。
第二点,其实是说我们跟一些地方的合作当中,投资人员也要能够去传一些局,包括说刚刚前面提到的怎么把我们现在复兴一些优势的这种产业,跟地方的发展以及保险的资金能够结合起来,打造出这样的一些有特色的这种基金产品,有一些期间收益分红,又有长期的发展,又能退得出的这样的一些机制。自己要能攒局,自己也能把项目这个做起来,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我们在跟 GP们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他们的退出方面,比如说刚刚田总讲的特别多的 S,包括我们在跟一些市场上头部的这种机构,像鼎益之类的机构聊这种不良的机会,甚至说一些重资产的这种投资的时候,我们也会要求我们的团队能够把12345保障性的条款和风控的这些机制更加的去健全。
因为现在其实孵化很多新的产品,肯定是有很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但是国家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对于保险公司的期际收益的要求上来看,我们又不能停滞不前。所以在现在的阶段当中,我们对于投资团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和GP的深度的合作的愿景也越来越强烈,当然子弹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也会优中选优尽可能说在明年的投资配置策略当中,刚刚田总也到,能够有一些历史的 LP持续出资的这样的GDP去往这方面去倾斜,毕竟你帮人家赚过钱,人家才会继续用脚投票,没赚到钱可能就拍拍屁股就走了。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跟GPS的沟通可能也会从以往更多看到福利,或者说去看他过往的 regulation以及刷卡的转变为更多的看看他后面的具体的打法和具体到底哪些标的,是否跟我们复星的一些优势产业,或者说跟我们的生态能够更紧密的一些衔接,来去做我们的投资的决策和判断。
这个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次到佛山我也感觉是我因为复星在上海总部,我们在长三角可能跟创投圈接触的更多,这次到佛山,也特别感谢杨总的邀请,也跟当地的 GP或者说其他的一些政府机构有这么一个交流,我们是希望说未来在珠三角,特别是借助我们福建20+8的这样的50亿的基金,能够跟当地的这些GP形成更多的互动,通过产业加保险加投资,能够更好的去助力当地的发展也是我们明年保险在投资策略上主要看中的方向。
我就说这些,谢谢!
徐宏利:谢谢彭总,今天我们圆桌论坛核心是我们作为险资还是信托这些金融机构,LP对优质的GP以及S基金非常诉求,有非常大的诉求。今天我们的圆桌论坛感谢LPCLUB。感谢这次圆桌论坛,感谢各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