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论坛将围绕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召开专题论坛,结合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展开研讨,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
以下是珠海仪能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郭雪梅在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论坛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
我是仪能科技的创始人郭雪梅,作为多年深耕在能源数字化的创新型企业,我在公司的繁忙的业务管理跟忙碌的开拓市场当中受邀前来参加这次未来能源大会,我是11日晚上到的,到今天是14日了,这么多天我一直在认真的学习,认真的聆听,到现在我都感觉到受益非常大,也是非常值得的,这次过来真是充电满满,在此我特别感谢大会的主办各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把这次大会内容这么丰满,也是这么高规格,让我们企业能够脱身于企业的繁杂事务,感受到政府的视角,多位院士的视角,再到国际的视角,也从我们上午碳中和产业合作的论坛,一下子又切换到现在的能源数字化论坛,实际上它们中间相辅相成,作为能源数字化是双碳管理的主战场。我们也就更加坚定了对企业,对产品,就是智慧能源双碳平台,更坚定我们助力未来能源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说实在的,很多专家这次会上都谈到了能源革命,就是和能源革命带来的美好的未来,我们企业也是一直以此为激励,但是确实是我们企业17年来,深耕在智能电网,后面是新能源互联网领域,到现在在疫情整整三年时间,打造出集“源、网荷储碳”于一体的创新产品,我们一路历经艰辛,一路走过来的诸多不容易,这就是变革和创新的不容易,也就像上午我听到陈主任介绍的源网荷储一样,源网荷储国家一直在鼓励,但还是一直在示范阶段,就像更早的能源互联网示范也一样,由于政策的落地和过程中一些波折,政策的落地慢,就导致我们的产品开拓出来之后,创新型的产品,也就是我们的市场开拓同样比较艰难。像微网、虚拟电厂也都是目前在举步维艰的阶段。
我们面对这些艰难,我们除了产品的本身,我们自己也一直在探索商业模式,上午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分会黄主任的致辞里,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是属于国家战略目标下新型的牵引产业,我们有了这些定位,再有了中国能源研究会搭的大平台,我们武进区政府提供这么好的大会的平台,我们仅仅从能源数字化这块来讲,都是让我们能够跟行业的精英们能够聚到一起,能够相互交流,看到大家的闪光点,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在此,我感谢大家!
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仪能科技智慧能源双碳平台如何助力未来能源低碳高质量发展。
简单介绍一下仪能科技,仪能科技总部在珠海,但是我们是把北京的总部迁移到珠海的,所以也属于珠海的新兵吧,就是三年多就打造了能源双碳平台新产品。我们北京公司是子公司,原来是总部,现在迁到了珠海。江西公司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深耕在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领域,仪能科技专注于智慧能源双碳平台及分布式缓存数据库的研发和销售,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为引擎,集成业内顶尖合作伙伴的相关产品。我们既为政府提供双碳管理、分布式智慧能源、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虚拟电厂、能源信创领域,我们不仅从平台,我们通过平台还把多年的积累,从核心的软硬件、方案设计到智慧运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我们平台的背景意义我也用一个小篇幅大概介绍一下。能源双碳目标就不多介绍了,现在国家是在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双控转型,我们也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企业。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这也是高质量发展,国家一直在强调,我们新型电力系统,强调城市园区企业一体化平台建设,这是《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今年6月份发布的,这个产品刚好在6月份做了新品发布会,我们基本上已经把国家的要求提前实现了,产品已经打造出来了。
城市/园区/企业低碳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刚才很多企业都讲的很透,碳排双控路径和家底不清,这方面一直没有数字化手段,低碳发展行业各种解决方案都有,到底哪一个属于标准化都不清晰。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消纳和调节问题,还有多种能源,可控对象呈指数级增长,从以源为主,到源网荷储碳各个环节接入和计算的问题,降本增效是永恒的话题,但是传统行业之间相互割裂,会导致能源效率和投资收益率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能碳融合,能碳必须要打通,我们这个平台实现了电碳融合。
昨天也有专家提到能源的“不可能三角”,能源要既要实现安全性,又要达到经济性,还要绿色环保,看上去是不可能的,我们整体解决方案是能够大大地促进的区域能源互联加上数字双碳,多种能源互调互控、可观可控可交易。另外上午陈主任谈的商业模式要不停地琢磨创新,为什么落地难,政策落地难,怎么在有限的范围内结合当地的电网公司,达到一个大家相互友好协同,才能够快速地破局。
低碳高质量发展就是突破这个平台,我们这个平台是融合了清华大学先进能碳融合理论,另外携手中电建碳中和研究院一起,理论结合实践打造数字双碳发展引擎,建设了目前智慧能源双碳平台,我们也是一直在说服政府轻量化投资运营这个平台,分层分布支持和服务好现在这些碳排、碳控、碳交易,能耗大户都有这个特点,能碳大户有比较好的场景来做节能减排,也有这个碳排、碳控的需求,绿电绿证要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分布式源网荷储需求响应、虚拟电厂,这也是跟刚才几位专家谈到的理念思路和产品特征基本相似。用好政策红利,就是帮助这些企业和当地政府用好政策红利,要实现价值再创造,增强政府跟企业需求的获得感,就能够把双碳产业,助推他们更多的获利才能够加大投资,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根据政策的成熟度,政策落地慢。我们国际绿证开证,帮助企业把国际绿证服务好,峰谷价差在浙江、广东都是可以获利了,储能需求响应也都可以开启,所以目前看上去相对很多功能不能启用,但是只要政策一落地,我们就能够把它实现起来。
城市园区和企业,企业现在这一步应该是指重点企业,因为改革的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先把重点的主要矛盾解决,智慧低碳建设思路,我们是在双碳目标下推动政府园区、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思路,要服务到零碳园区或者是碳达峰城市,才是这些需求比较明显的。我们智慧低碳要贯穿,从园区建设也好,企业建设也好,要从规划建设、运营也是一体化做好,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好低碳目标从而达到高质量发展。
另外,智慧能源双碳平台也是现在应运而生,也是因为光、储、充都应该是作为新生的主体,已经是分布比较大的分布量,所以我们在它之上把这个数字平台搭建起来,就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更大的价值再创造。
我们这个平台中间是智慧能源双碳平台,它是模块化的,有双碳管理平台,主要是面对政府、园区做双碳管理工作,也可以对重点企业做好碳服务。另外是智慧能源运营平台,源网荷储平台,可以作为模块单独地根据需求供给,也可以合在一起。IoT管理平台就是一个数据中台,能碳打通,它不是一张皮,我们是一张皮,一个系统,一体化的平台,这是领先的地方,而不像现在市场上碳管理,仅仅限于碳,跟人是割裂的,这并不是最终的产品发展方向。
平台目前经过摸索目前需求比较旺的是碳达峰城市,现在国家马上要申报碳达峰城市了,零碳园区也是一样,都急迫地需要数字经济手段,这个是可以作为建筑节能解决方案,零碳工厂也做了零碳工厂的结合,零碳裴永电、零碳交易、虚拟电厂都是可以实现的。
智慧能源装谈平台主要功能我就不具体介绍了,比较专业,总的就是全景感知,碳管理、源网荷储都在,包括节能讲坛都在一个平台上,是一个全景感知,一张蓝图把握。
能碳分析是精准的能碳分析,再到精准预测,刚才也有专家谈到,一定要实现它的价值,不是光帮你管理,而是我能够帮你创造价值,去做精准的预测,然后再帮你协同优化,找到最佳路径,再进行一个闭环,再把成果全景感知出来,再进一步的分析,实现业务的闭环。
平台服务的内容就是碳资产管理到综合能源服务,到虚拟电厂、需求响应,在碳信用、绿电绿证、碳交易都可以一张蓝图实现,这个界面是碳履约的界面,我们可以为政府、第三方机构、重点企业提供双碳统筹决策,这是平台的事例。
平台的亮点和价值,是国际领先,领先在综合能源、碳管理、虚拟电厂三平台合一,这个平台是携手清华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和中电建的碳中和研究院,再结合我们自身多年的积累,众多专家的辅导下,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打造出来的,我们是电网友好,一定要跟电网融合,源网荷储碳,这是最新的国家的指导意见。平台是模块化的能够灵活的组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助力政府,又服务于企业,帮助城市园区和企业节能降碳、降本增效,提高投资收益率,同时实现绿能替代、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多赢目标。
平台去年11月打造出来,我们经过了严格的国家权威机构的测试,我们也做了业界中电联的科技成果鉴定,我们是互联网界和源网荷储界双院士做的成果鉴定,我们拿到了国际领先的荣誉成果。是国内首个实现碳管理、节能降碳和分布式源网荷储碳数协同控制等功能全覆盖云平台。核心技术有AI-Native高速分布式缓存数据库,数和算要同步,大平台也是考虑到自有、自研的分布式缓存数据库,它是可以作为国产替代,先是用在能源双碳平台。
这是国际领先的鉴定证书主要的意见签名页,我们和中电建碳中和研究院一起申请的,这是我们双方共同的成果。
这个就是缓存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通过了电磁五所的信创检测,跟目前通用的Redis相比,我们基本上是兼容的,目前我们都是依赖国外的,我们的产品可以替代Redis,我们自主率达到了97.59%,另外在数据加速上根据不同的场景可以达到5-10倍的提升效率。
这是我们平台实际的界面,我就不多介绍了。
我们应用业务解决方案,可以用到低碳/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双碳平台既把源、网、荷、储,不管什么场景都能够进行管理、控制、协调,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这都是要非常理解新能源特性,还有电力系统的特性。
另外在碳上,碳的配套管理和双碳管理都是在一个大平台上实现。
零碳工厂建设方案也已经在往前推进,智慧楼宇/建筑节能也是兼容并包,也有虚拟相应/虚拟电厂解决方案。
我们的案例就是井冈山经开区能源互联网低碳园区,这是2019年疫情前都开始了,现在全部建成已经开始投运了,大丰港零碳港口建设、惠州澳宝、兆婷零碳工厂建设,这都是中电建碳中和研究院做的零碳工厂项目,也正在把我们的平台融入进去。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零碳校园、联合利华零碳工厂、太仓光储一体化电站我们都有融合。
对平台的介绍就到这儿,再次感谢大会的主办方,我感觉这次收获非常多,这次会议本身融合共生,源网荷储,光一个源就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源网荷储要协同,再加上碳,我们的产品一定要能够融合各方的数据,我们的生态圈也一样,要融合共生,我们也在开展生态合作,也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业界的同行,大家能够多交流、多沟通,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