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论坛将围绕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召开专题论坛,结合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展开研讨,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
以下是远光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横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丹在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论坛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非常开心,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下午好!
很激动,今天能够参加此次的未来能源大会,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低碳能源方面的主题,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其实我本人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本人就是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在电气信息化行业做了18年,从技术再到业务再到管理,跟很多人的路径差不多。
远光能源互联网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我们公司从成立到现在这些年当中围绕着电力市场改革还有综合能源低碳,以及虚拟电厂这方面持续做一些实践,这个实践简单说一点,就拿电力市场来说,我们围绕着电力市场陆陆续续跟电网合作,跟市场主体合作,开展了一些关于电力中长期交易,电力现货辅助服务市场这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期间也是围绕着智慧园区还有配电网,微网提供能源运维,能源监测,能效管理的场景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案跟产品,大概2019年间开展了双碳的业务,陆陆续续为一些控排的集团企业,政府电厂提供了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等等方面的场景,也是提供了方案跟产品。
我们意识到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对于新兴电力系统当中承载的意义,我们又开始努力,在虚拟电厂这方面把设备的具体技术,运行优化,虚拟电厂的运营的场景又构建成了一些方案和产品。
我简单回顾了一下我们公司的业务和产品的发展,其实我们就开始想了,其实这一切都和很多在一起或者是在这样的行业当中奋斗的企业一样,我们都是在国家战略目标,还有政策背景下的环境之下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思考,思考我们自己技术在这些领域当中,在这些场景当中能发挥出来什么样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又能给到我们的客户,也就是这些企业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而这些视角可能大部分都是处于在像我们这服务商的视角,我们可能会以某个专业的角度思考,可能某个企业你在这方面需要这样子,但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我们是一个企业,是一个外行的企业,我们看待低碳,看待低碳转型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会做什么样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现在党的二十大提出来碳排放双控转变,由原来的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对于企业而言,能源就是生产的动力,这样的更直接的说法在原本企业经营的角度加入了碳排放双控的约束条件,与此同时也是能给到一个企业非常具体的发展目标跟方向,所以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高能耗企业是要做好低碳的转型准备,以自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企业看到这样的低碳转型怎么想?如果我不是一个身处行业这么多年的人来说,如果我是传统企业的老板来说,我看到这样的词可能会挠头,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做?甚至都不会思考。因为我跟我的一些朋友们,他们在其他的领域我跟他们探讨过碳这个东西你们有没有战略规划和目标?他们完全把这些东西认为是一个挂在新闻联播上,挂在报纸上,挂在很多新闻媒体上小视频上的东西,就意味着我们确实在某一些行业当中缺乏了行业性的低碳引导和标准,就导致了很多的传统行业对这个词,或者是对这样的意义很难有概念。
所以很多企业要考虑的,不单是身处能源行业,可能是社会各界的行业面临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做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由于低碳是社会性行业性的目标,我们需要政策能够对行业进行环境的培养,目前在很多的行业就处于刚刚起步或者是刚刚发力的阶段,可能企业会冒出第二个问题,难道做这个东西就是我一个人在做吗?我是不是应该再等等,我看一下别人怎么做我再考虑我该怎么做。
第三个问题,如果说一个企业确定了要做,我要做什么?我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低碳的目标是什么?转型的战略又是什么样?这边很多的企业也确实是缺乏这样的一种意识,如果说咱们一个企业克服了前面的3重思考,最后来到了非常具象的问题我该怎么做?我们都知道很多企业擅于对于自身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对于电和碳的专业来说是缺乏相关的专业能力,更别提管理手段这些东西,所以对于转型目标的实现确实是有心而无力。
第四个问题,商业模式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对于低碳转型确实是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如果不能够通过商业模式转化为有效的资产价值,那这个企业很难持续性的有这样的动力进行转型。
企业转型当中面临的5重的问题,拿电力这个能源来说,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第二个是有了能源(原料),在原料方面进行控碳,如何采购更低碳的原料产品,如何平衡绿色的采购成本,跟企业经营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第三个我们有了原料,有了能源,企业就可以在生产过程当中进行过程控碳,在这样的过程控碳当中优化生产工艺,如何优化?如何在过程当中降低控制和碳排放实现生产的低碳化?
最后企业在整个经营的链路当中,为了降碳付出额外的成本,同时也会换来对应的碳资产,而这些碳资产需要通过运营才能使得碳资产保值增值。
那这样我们就构建了一个对于企业而言的低碳发展的路径循环,要做到这样,首先企业就要构建起一个管理体系,有了这样的管理体系就能具备碳核算的能力,再把碳的一些数据做一些可视化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减排能力,根据碳市场,碳金融这些东西构建碳资产的运营能力。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企业融合了碳管理,以及自身生产管理经营内部的碳管理的全价值的链路。
但是就像我刚提到的,低碳是一个社会性和行业性的目标,不是单打独斗是要做合作共赢,需要在外部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和生态圈的构建,我们也需要构建一个上下游的绿色产业链,也需要各相应的服务机构来提升和帮助企业的专业的能力,更需要政府机构能够通过政策的引导支撑起行业的低碳发展环境,我们是以碳为线串联新的生态。
我们借着以碳的视角看一下我们企业低碳的具体的框架,先是一个企业的碳排放的管控,主要是有碳排放核算,以及生产过程当中的碳排放管控,以及碳资产运营专业业务的能力来构成的。企业的上下游之间这种绿色供应链,这里边主要是包括了碳足迹、绿色采购以及供应商低价的评价体系这些信息,企业需要再根据自身的行业特性,对于企业的双碳木条路径进行规划,对降碳的执行情况,设定一种评估分析方法,最后才有了具体的企业可以做的碳减排的实践。
清洁能源的利用、能效的优化提升、电气化替代、生产过程当中优化。这样就构建企业低碳转型非常具体的目标路径,但是刚才也提到了一个点,我们很多的传统企业或者是很多的企业人家不是为了降碳而降碳,人家企业是要生存的,企业是要经营是要利润的,一开始我们所提到的,碳排放双控是基于企业框架上增加了一系列的降碳的约束,涉及到企业在过程当中很多资源的优化配置决策,会使得这样的支撑决策的信息和节点会变的越来越多。光靠普通的人工方式很难满足,所以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更好平衡各项资源,各种企业运作状态,就非常需要引入智能化技术支撑起整个体系的有效执行,这就是提到的内在需求驱动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性。
而这样的智能化转型无形当中肯定会提升企业的业务创新能力,这样的业务创新能力同步也会提升客户服务的体验,从而对产品的供应链,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提升,使得企业具备全景可视化,更具备全景经营优化决策能力,这就是和大家分享的智能化、低碳化双引擎的概念。
形象点说,一个是确定目标路径,一个是提升企业的经营运作的能力,如果我们把整个市场比喻为一个漫长且又有淘汰机制的赛道,企业在这个赛道上面只有更快的到达某一个节点才能有机会进入下一个赛道,所以我们的低碳化某种意义上就是企业的GPS导航,智能化就是能够加速快速驱动企业向前走的发动机。
这里我们也列举了一些智能化的应用场景,智能化可以用于产品的碳核查和碳足迹的追踪,对应的碳资产的管理还有能效优化,还有清洁能源的利用方面,这些我就不细说了。
我们是这么想的,想完之后也是该怎么去做呢?思考了这些之后又审视了刚才案例当中一路走来沉淀的经验和成果,基于这样的思考对于我们公司产品的体系进行了优化的调整。
首先,我们面向电力能源行业,所以对于企业我们更习惯于用源、网、荷、储构建一个能源行业的全场景,还有一个平台运营,这里支的是面向源、网、荷、储提供服务的场景。我们会按照新型能源体系当中的规划以及自身的经验,我们在4个方面提供了服务支撑:
1、发挥市场机制方面,目的是致力于健全市场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能力,助推现代能源市场的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从而促进节能、降耗、减排、降碳的作用。
2、源、网、荷、储协同能力,加强源荷互动提升电网的安全和调节能力同步提升源、网、荷、储的投资、规划、运营能力。
3、优化电网结构方面,在智慧能源微网增配等建设运维,还有提升多能互补协同的能力。
4、碳排放双控方面,建立起企业社会碳资产核算价值管理体系,构建政府双碳目标监管体系来促进碳市场的发展。
这样就对应了四大业务能力,电力市场、虚拟电厂、综合能源、低碳管理。
在有别于原有的产品和方案,我们之前是按照不同的业务当中构建不同的产品,但是我们现在面向这个不同的业务的能力,不在里面构建一个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在统一的技术架构,在统一的业务架构上面划分不同的专业服务群的概念提供不同的服务能力,每个服务群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模块,每个服务群下面的服务是一个一个相互独立业务贯通的服务集群。除了这4个专业的服务群,还有一套公共服务群支撑起不同场景的服务需求。
尤其提一下这些服务之间既独立又贯通,最好的体现就是低碳的服务群,在整个低碳管理的服务群里面,会在底层的模型、数据应用层面上来支撑起其它的业务群。
假设在资源监测上面,如果说没有低碳的服务群做支撑,针对的就是电力方面的能源监测了,但是如果加上低碳管理的服务能力,这些服务底层的模型、数据、应用就会被激活碳的属性,业务的运行上也会增加碳约束的算法,而我们的目标虽然是我们把碳做成一个单独来说的业务,而碳资产也是可以单独运营,但是降碳的行为是要能够跟其它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融合支撑。
这里我们刚才说的那些是远光能源互联网的智慧能源体系,是专业的业务支撑,但是我们认为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基于远光软件核心产品体系(智慧财务体系)进行业务融合。智慧财务体系为智慧能源体系提供企业的人财物,我们都知道企业的专业背后都需要人财物的支撑所以企业在总体的经营层面上,或者是专业的决策层面上,除了我们需要生产和专业的信息之外,更需要的是人财物的信息,这样的业财融合综合的经营决策能力,专业的决策能力是我们这个智慧能源体系的目标。
我就简单说了一下智慧能源产品体系,我们基于这样的产品体系结合具体的场景构建了一个面向场景的服务体系,我们按照特性总结了一下,我们是“嵌入共生式的价值服务体系”。
何谓“嵌入共生式的价值服务体系”?“嵌入”是指以智能为手段以低碳为目标,以产品服务群为载体的方式,将低碳的目标嵌入到各个场景的客户业务当中,同时我们也将产品的服务群与企业的发展进行共生共赢的构建。
这个“共生”是怎么理解?首先我们的产品体系是能够为客户提供各类场景的业务支撑,这些业务服务又是类似于组件、插件这些方式,同时这些服务之间既是独立又是贯通的,这样的贯通使得我们能够具备更全面的信息和视角,帮助企业有更好的规划的能力。
换而言之,我们的服务之间既能够支撑起企业的业务现状,同时又能够按照企业的发展提供套餐式的服务方案,在底层贯通的基础之上为企业提供综合平衡决策的服务能力,最终使得企业有了更全面的决策能力,我们就围绕着企业一开始在战略上的规划目标,提供低碳转型的引导服务。
既服务于企业的现状,也服务于企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嵌入共生式的价值服务体系。
最后,我们这样的一个产品跟服务体系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其实有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履行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平衡自己的转型成本,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平滑的完成发展的转型过渡。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最后再说一句,今天和在场的和不在场的各个能源领域当中的企业一样,我们远光能源互联网也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应了习总书记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留给儿女、留给社会最好的就是绿水青山,我们会持续在这个领域发挥我们的作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