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14日,以“展望垃圾分类新时代,共创中国环卫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环卫协会年会暨2020中国环卫博览会将在北京召开。 大会将对中国环卫行业做出回顾,分析产业格局,展望未来发展,共话环卫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监管、垃圾分类的系统建设、清扫保洁与清洁服务、环卫行业未来将会遇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热点问题。 

以下为2020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暨2020中国环卫博览会上北京市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冯文的精彩演讲实录。

 

  尊敬的王开处长,各位领导、来宾,很荣幸参加2020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并且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我的发言包括两个部分。

   一,简要回顾北京市垃圾分类的阶段,第二个现阶段的工作特色,第三个现阶段的工作成效。

   第二个科学系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历史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8年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同年6月1日,建设部发布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等八个城市确定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

   第二阶段,2008年-2016年,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2012年3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第三阶段2016-现在,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第三阶段垃圾分类的深度、广度都发生了变化,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成为我国城乡垃圾处理的重要迁移,也成为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我国的垃圾分类逐步走入法制化、系统化、常态化的新阶段。

   现阶段的工作特色,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北京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首善标准,积极借鉴上海经验,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科学化、精细化,探索了具有十条垃圾分类的特性。

   一是服务导向以人为本,从服务端发力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尽量不给群众添麻烦,不增加垃圾分类门槛障碍,比如定时定点不设置强制性要求。

   二是源头减量重在治本,落实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制定宾馆、饭店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目录,禁售超薄塑料袋。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城市和农村在垃圾品类、厨余垃圾处理均有不同。

   四是部委部队支持协同。

   五是两个条例同时推出,物业管理条例是保障和推动生活垃圾条例落地实施的基础,协同实施,是在全国层面具有创新性、典型性的做法,夯实法治基础,探索了新的经验。

   六是两个常态并驾齐驱,目的将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机制运用在垃圾分类,做到两手抓。

   七是责任主体负、履责,今年5月以来全市各区、街镇、小区全面落实条例要求,做到发动一个,巩固一个,拓展一个。

   八是政府市场互动互补,北京市坚持以两网融合为契机,完善市场配套,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

   九是党建引领强化三治,检验基层党组织统筹基层治理,做好社会发动。北京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党政推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有效保障条例落地实施垃圾分类全面展开。

   十是社会各界有效参与围绕垃圾分类全市党政机关等积极参与,为倡导垃圾分类理念构建垃圾分类文化,推进政策落地措施见效突出了贡献。

   现阶段的工作成效,稳扎稳打,半年时间里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厨余垃圾量率齐升。

   二是垃圾减量三分之一。

   三是分类设施达标率快速提升。

   四是分类收运体系初步建立,实现应收尽收,规范运输。

   五是社会单位强制分类成效明显,全面落实关于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强制分类要求,实现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各类责任主体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开。

   六是社会分为日益浓厚,通过广泛深入持续的宣传引导,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已成为社会共识,市民普遍认识到不减量就是不环保,从指挥部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居民参与率74.1%,正确投放率为69.4%,取得这些成效的原因有很多,得益于三个方面,第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坚持关键小事,推进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导向,考核评价等系列机制。其次得益于党建引领,最后坚持实际出发,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推进,注重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分类模式,注重科技赋能,搭建全品类,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等等。

   接下来结合北京市的探索与实践,谈谈我对科学系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思考。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重点在于推动全社会治理,促进习惯养成,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单位、企业、居民、物业等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协同形成治理合力,推动垃圾分类从行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地方各级党委应把垃圾分类纳入地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

   社区基层垃圾分类可以采用三个原则,第一个以居民为中心,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居民在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创造新。

   第二个管理与服务,通过人性化的服务带动精细化的感觉。

   第三个作为社会治理系统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细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类型和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安居乐业的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我们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有利于探索共建共享共治的格局。

   第二个难点在于全分类体系,加强科学管理,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规范中间收运,杜绝混装混运,同时应该考虑到垃圾分类对各类垃圾品质和数量的动态影响,保证生活垃圾的运行效率和整体平衡。

   目前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针对垃圾分类设计的技术难题,需要加大科研攻关的难度。另外一方面针对垃圾分类带来的市场机会,需要加强商业模式的探索,以环卫行业发展为例,当前我国环卫行业的市场化已经进入快速推广的阶段,背后主要原因是垃圾分类强制实施等政策催化,面对挑战和机遇,必须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有机的结合,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垃圾分类的建设,同时结合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等趋势,提高产业集聚度,提升再生产品质量,以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推进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化和转型升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第三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亮点在于打通全产业链条,通过两网融合,同时破解政府行政成本不断增加各企业经营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政府初期可以为企业提供垃圾分铁,企业协助政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重构整合欧化资源体系,同时出售再生资源实现企业自我造血的功能,从而使得政府保证在垃圾分类效果的情况下,取消垃圾分类的补贴。

   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开展,亮点在于打通全产业链条,形成长效机制,以经济杠杆促进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反哺垃圾分类处理的成本,通过制定垃圾税费制度,以税收优惠制度促进垃圾分类的资源化,减量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我们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朝着目标行稳致远,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