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转折与未来” 2024第四届市场化LP投资峰会暨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由云现场整理。
金兆鹏:大家好!我们今天就开始先讨论一下几个比较关注的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私募股权投资行业,2024年是在募资和退出,二是有比较大的压力,这一块各个机构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在两端积压的情况下,我们今天也主要探讨一下各个机构都采用了哪些的措施来维持自身现金流的资金端的流动性。首先我们先请高总来讲一下您这边的看法。
高丽:非常感谢主办方,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象屿创投,象屿创投是厦门象屿集团旗下的股权投资平台,主要从事股权投资,象屿集团是连续七年登上世界500强,目前世界500强排名是187位。
象屿创投主要负责管理了教育集团旗下的一些股权投资,同时在2016年的时候受托管理了厦门自贸区的产业引导基金,目前合作的一些子基金有30多家,认缴的规模是20亿,子基金的规模有520个亿。刚才金总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主要是从政府的产业母基金的角度去思考,关于流动性的问题,流动性确实是退出难,这个问题,确实制约了整个的股权投资的从投资出都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我所以我们管理的这些基金,我们运作的这些政府的基金,他们有一点感受,是说首先政府还是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我们一直以来跟政府沟通得非常好,包括我们的资金管理,也是希望政府是说也是跟他们交流,政府的资金还是充分的发挥政策的引导的作用,会以营利为目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主要还是实现一个招商引资的作用,以基金为抓手,吸引更多的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来去聚集,或者实现一些优质的项目在本地区招商引资和反投的落地,所以在清晰了。在政府的资金的目标之后,在机制上我们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机制,比如说在完成了反投目标的实现情况下,在有受让人的情况下,也会鼓励管理人进行回购退出,也会给予非常优惠的回购退出的条款,同时,政府在回收资金之后又可以循环投资,所以是说既能够实现反投的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最大化的发挥,政府资金的投资的效果。
我主要是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金兆鹏:我们接下来请惠州国投的李总来谈一下您这边的看法。
李俊峰:好的。刚才高总也说了,像他们这种政府平台的这种情况,我觉得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惠州国投,惠州国投是一个年轻的投资机构,成立于2021年8月25日,所以我更多的资金是我企业的自筹资金。我们一共成立了三年多,我们的母基金做了两年左右,我们有一个百亿母基金,目前基本上我们整体的通过基金,通过我们的股权直投,某家子基金投资以及我们的定增并购以及战配,包括可用的一些方式,包括并购基金等等。
我们重点是围绕着惠州的“2+1”产业,包括信息电子、石化、新材料、生命健康三个大的产业去进行投资。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大概实际投入大概40多亿基金,不算我们的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大概合计一共有30多个股权项目,目前整体的回报以及我们的表现,市场表现目前看来还是不错的,我们推出的一些项目已经多家实现了上市融资,包括市场的一些现象级的项目,也出现了我们的身影。
我们是一家机构,但是我们又是惠州市政府唯一的市级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所以因此来讲我们的诉求:第一,我们要保值增值;第二,我要兼顾地方的招商引资。第三,我要坚决的去保证我的风控能够落实,所以经常大家会讲的既要又也要,所以另外的事情都在我这里出现,所以这个是我们的基本情况面对过去的资本寒冬,包括我们看到募资也好,包括退出也好,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我们做的一些工作主要是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自身的团队建设,因为这是一个新机构,从我们的制度建设到我们的短板,各方面的短板到我们的团队以及我们的项目的储备,基金的多元化的募集几个方面去做了相应的一些工作。
第二,我们时刻关注我们的GP,我们GP的投资的项目,我们大部分的基金盲池基金都是双GP的形式。我们初期母基金直接签约了11家GP,包含了央企国企、省属国企以及金融机构这三个层次,对于这些基金的投资,我们是双GP的模式去进行的,和GP我们有相应的分工,同时我们参与到其中的募投管退,并且下沉到我们的市的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当地的重要的产业集群协同,因为我们旗下有控股,我们是德赛西威公司的大股东,同时我们是TCL的第三大股东,我们围绕它的产业链在不断的根,这是我们和GP紧密的合作。
第三,我们会多元化的去募集资金,多元化的募集资金,除了我们自有的资金之外,我们会下沉到我们的县区,以及我们跨区域和我们同样的其他的国企大家抱团成立基金。并且我们和多家金融机构,因为我们原有的资源去整合,因为包括我本人也是从金融机构过来,我们整个的团队也大部分都是金融机构。
第四,我们更多的关注多元化的退出的一些策略。比如说我们已经投资的已经上市的企业类似企业,我们就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去退出。第二个我们去和产业资本去成立相应的并购基金。通过寻找并购的方式退出,因为单纯的依靠IPO这条路,短期看来是比较紧张的,所以我们更多的寻找同事一级半的这种方式,我们也更多的和一些业内的S基金以及其他的长三角以及其他区域的一些政府的创投机构,也大家去共同的携手去做相应的一些退出的准备的工作。
大概是这几个方面,谢谢!
金兆鹏:多谢二位,我们现在就开始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跟DPI比较相关的也是,最近很多投资人或者说LP比较关心的是他们现在LP已经将目光锁定在现有基金的回报率上,从之前的AR到现在的DPI做好DPI的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对于投资机构来讲,也想了解一下各位是怎么理解GPA的,以及怎么做好DPI的管理,现在就先请德福资本的易总来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易琳:好的,非常感谢主持人的提问,我们也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德福资本的易琳。
我们基金是一个专注在医疗大健康的基金,今年已经是第十五个年头了,我们也算是真正的穿越了整个医疗大健康的投资周期的这样的基金,大家可以去我们的公众号上看到我们第一篇研究院的报告,是关于医疗投资过去的轮回,是12年我自己在基金也是第十四个年头了。也是见证着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垂直型基金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也非常幸运,我们拿到了中国最一线的这样的一些保险的资金,并且我们也拿到了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阿里亚斯的钱,并且我们也是诺和诺德去年在中国投的唯一的基金,所以我们现在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超过了250亿这样的体量。
去年我们也是逆势也融了5亿美金,今年也在做我们人民币四期的这样的募集。我们过去在整个医疗大健康行业的投资是属于一个比较另类的基金,因为我们可能不太去投一些,包括这个阶段的公司,我们最主要的还是投已经有收入利润的这样的一些企业,所以我们投过去投资的九十几家企业,它实际上都是已经商业化,并且产生了非常稳定的健康流的这样的一些企业,所以可能对于我们基金来讲, DPI退出可能不是一个现在题,实际上是一个持续题,我们整个基金250亿,基本上全部都回忆了现在我们可能还好的一些,尤其今年我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我们除了参股,我们也做一些控股的策略,控股策略为什么要做?
策略过往我们在控股的8到9家企业里面,基本上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有一个亿美金的投资,我们5到6倍的退出基本上能拿回来一个基金这样的开始的成,所以对于我们来讲,DPI一直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或者特别难的事儿,但是回到一个基金以终为始来讲,DPI一直都是一个永恒问题的话题。曾经我们的创始人一直都在反思自己,说以前没有把 DPI做成一个严肃的事情在对待,就一直觉得投的好就一定对的好,过去我们也没有把IPO当成我们唯一的退出路径,所以能看到在我们过往推出的这些企业里面,实际上有一部分是IPO了,比如说像我们的苑东生物、百利天恒,像我们的景星康宁都是在香港市场或者在科创板上市,并且也有很好的回报,我们也都以非常合理的价格退出了。
但是还有一部分,企业实际上我们是通过一级市场的推销去推出的,并且我们还有大量的控股企业是跟上市公司合作来推出的。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我在想着DPI可能有几个比较关键的点,第一个确实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合理的估值投进去,我们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价值投资的机构,所谓的价值投资是来自什么?从简单的来讲,我们赚取的是企业成长的价值赚来的钱,这个钱更加的稳健,更加的合理,更加的让你睡得着觉,这个价值又来自什么?
来自我们这个项目组,包括我们的这些投资团队,对于企业还是有一个非常合理和客观的判断,他的自身的内生价值的成长性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第二,我们作为基金,我们能够赋予这些企业什么样的价值,这个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所以这两个价值加起来价值的成长,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才是真正的赚的钱,所以我们在自己做测算的时候,我们很少去算亏损的钱,我们更多的还是去赚它自身价值成长的钱,所以到今天可能潮水退去的时候,可能看到为什么德福还有这么多DPI,还有什么好的秤人称,都是得益于我们一开始对资产的选择和对公值的坚持。
第二,我们在退出的过程中,也是需要进行一些系统性的管理的,以前刚才也讲到了我们过往是比较佛系的推出,因为都是我们资产投完以后都有很多上市公司或者一些机构来找我们,现在我们还是有规规划的在做我们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包括我们现在有季度的复盘,包括我们在投资项目的时候。就一定要把推出陆续想得非常清晰,无论是说是跟上市公司的合作,还是跟二级市场的这样的路径的安排,甚至于说我们可能未来在从参股到控股的这样的安排,今年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我们今天做了香港可能过去10年历史上最大的私有化的这个交易也是,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就开始在二级市场,其实以参股的身份参与了美国的再生医药,在我们发现这个公司有非常好的价值的情况之下,我们就不断加仓,把它从美国私有化下来,私有化下来之后,我们又做了大量的运营管理的提升和一些产品的优化,后来公司每年也给我们贡献了20亿的净利润,我们这个情况之下在香港也顶着一个逆势在香港上市了。
这两年在香港上市之后,大家也知道工时流动性一直都不太乐观,所以我们今年又把它从香港市场私有化下来,并且也给到我们原来的这些参与的投资机构也比较合理的回报,所以我们4月份下来之后又来进行我们的运营管理的提升,去把它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相信我们有更多的退出渠道去对于我们这个项目的安排,所以回到我们刚刚主持人的问题,DPI真的是一个永恒题,到今天因为本身作为基金的合伙人本身我的主要的主营业务是投资,但是现在包括人民币的公司管理,还有包括我们基金整个推出的管理还正好就在我的手上,所以你还真的是问到了关键人物了,所以在这方面确实我们也做了大量的系统性提升的这样的一些工作,但是回到初心回到根本还是要投出好项目,投出大项目,投出市场认可的项目,并且一定要在商业化这个阶段要做非常深度的研究和合理的预判,这个是过往我们很多投资机构在资金非常丰沛的时候,其实特别忽略的一点,所以为什么我们在看企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这个企业到底能不能够持续的去产生它的收益,或者是持续的产生它的可成长的这样的一些能力。
在过往的这那几年其实显得相对要比较奇葩一点。但是在今天坦率说,我觉得我们包括无论今年我们百利天恒的有序退出,包括我们很多参股的企业的,无论从回购还是从一级市场的交易来看,陆陆续续还有不断的有现金的回笼,也给到我们投资人们的现金的安全度,还包括他们的收益也是带来了比较安全的安全垫。
这个是我们过往在理论上和实操上的一些积累跟大家分享的,谢谢!
金兆鹏:江门金控的梁总,谈谈您这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梁軍华:大家好,我是来自江门金控的梁軍华,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珠西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今年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江门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目前江门的GDP已经突破了4000亿,属于在整个广广东省大概排名第七,整个发展势头是非常好。
我们江门金控也是不算一个特别年轻的机构成立于2016年,是江门市属唯一的专业化的投资平台公司。对于PPI问题,我们国投资相对来说比较稳健,它DPI并不是我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除了DPI之外,我更多考虑产业落地,产业培育、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个地方经济的产业转型,所以我考虑的因素比较多,dpi并不是我唯一的考核目标,我们具体在投资的把握上,我们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因为国事不能包揽一切。
这个国是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具体在投资阶段上我们是倾向于把天使还有创投阶段的早期项目,留给我们合作的 GP,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去做。对于偏后端的 PE阶段或者是这种并购项目,我们倾向于自己这个团队亲自去操刀,亲自去操作,这样能够达到和社会资本密切的合作。至于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面,我们会倾向于找一些跟我们有共同理念的,包括一些省属的投资机构,包括来自于深圳的一些一流的投资机构,跟他们共同合作,扩大大家的资金来源,在我们国资相对来说,资金的募资方面比社会资本要稍微有优势,但是目前整个国资的形势也非常严峻,特别是现在来自于财政的钱可以说是越来越少了。
我们现在也想了很多办法,一个是加快我们现有项目的退出回购我们退出的手段很多,通过二级市场上逢高退出,还有通过回购退出,通过这种并购退出,我们的形式是非常灵活,甚至通过起诉也是必要的手段,所以我们的手段很多,这样加强我们整个资金的流动性。
总之,江门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我们在投资方面去年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在上个月利用了一波小牛市,我们也是逢高抛出了抛出了一只股票,收益也相当不错。今年我们在年底之前还会有一些回购推出的项目,欢迎大家有空到江门来看看,这是《狂飙》的所在地,投资机遇无限,江门欢迎大家的到来!
金兆鹏:好的,感谢梁总。下面有请永鑫方舟的韦总,请您谈一下关于DPI管理的看法。
韦勇:大家好!我是来自苏州的永鑫方舟的合伙人韦勇,我是这样看金总提出的这个问题的,作为一个GP管理人, DPI我们第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的性质和使命所来。我们的机构可能跟很多机构都不大一样。我们在顶层设计的时候,我当时就把我们母基金的在底下看两层都要考虑的情况下,我们就把定下来规划上面30到40%的钱,是一定要投不了IPO项目的,还有30%到40%投PE,剩下的20%到30%投VC,我们每次基金都是按照这个规划来做的,所以因为我们又是投硬科技,所以我们运气也比较好,我们投的第一个项目是中际旭创,这两年我们陆陆续续的也有8家公司上市了,最近刚刚科创板过会的也是我们一个重头项目,我们是胜科纳米他们的二股东,胜科纳米可以称为芯片的全科医院,我们投了4轮,我们每个基金它原来是PE的,后来正好我们基金在投,这样使得我们DPI,我们基本上因为现在国九条之后实际上是比较难了,以前我们基本上4年我们DPI就能达到1,现在可能要稍微迟一点,可能5年左右,我预计了5年左右,我们理论上也能达到1,这是第一个。
第二,如何能使我们的规划得以实现?实际上我们的了解我们的机构,包括在我们在场的也有我们的投资人,我们一定是不能光投钱,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做什么?是在做产业的整合,资源的整合,对吧?我们投了八十几家公司,几乎95%以上的项目,我们都帮他对接了订单、供应链等等复能工作。所以我们还是坚持在我们的赛道上面。
第三,为了保证第一批又要保证LP,我们实际上对我们被投的企业实际进行了一次分级的把它分成ABCD四级,越往后的我们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帮助企业的成长。
还有对行业的研究,是我们投的项目成功的最关键所在。我们在2021年就专门设了一个研究院。现在我们的公众号都是公开的,我们大概原创的行业已经做到了六十几篇,就是围绕着我们的赛道做公众号的内容分享,大家都觉得可能第一批还比较难。但是我一直认为你们只要在作为一个公司的掌门人也好,我们创始合伙人也好,只要你在前面把所有的体系想通了。实际上就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就像刚才我们德福的易总讲的,是可以穿越周期的,在任何情况之下,成绩应该会取得不错的。
我就分享以上的内容,谢谢大家。
金兆鹏:好的,感谢各位的分享,我们现在开始第三个话题,第三个话题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关于估值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下,其实各个机构其实都是不得不面对估值这一个难题,也想了解一下大家现在是如何应对,如何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以便于更好的与当下的投资环境、地域行业以及LP的利益取得一个平衡。首先请越秀产投的郭总来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郭峰: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是越秀产业基金的郭峰,也先介绍一下我们机构,越秀产业基金我们的股东是广州的越秀集团,也有集团目前广州市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去年刚刚突破了1万亿的资产规模,我们越秀产业基金是就是集团里面专门做产业股权投资的这个投资平台成立于2011年,目前我们的整体的管理规模大概在1000亿左右。从投资类别来看是从家族投资和股权投资了这两种投资形式,投资在我们所谓这种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里面投资的除了嘉兴以外,股权投资我们是多种形式都在覆盖,从2011年我们成立的时候,我们是做直投。
大约2017年,我们开始做母基金,2019年我们开始做 S基金,所以在股权投资这一块,我们是Dpsd的三个策略,都在去做,直投这一块,我们大概累计已经投了180个直投的项目,截止到去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有33家公司IPO,母基金这一块我们大概投了20家左右的GP,S基金大约也投入了20家左右,这个GP母基金加上S基金,我们在基金这一块的的配置,大约是100多亿接近200亿这样的体量。
我们绿色产业基金我们在投资这一块的这个布局关注使用的问题,关于估值以及在估值之下,我们怎么去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我觉得我也很认同刚才韦总讲的,我们在做最开始就设计我们的产品,设计我们的目标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个架构给做好,所以我们在做我们自己的旗舰基金的产品的设计的时候,也是也有类似考虑,现在我们的旗舰基金20亿、30亿左右规模,我们大约50%左右是用来去做直投,另外的50%用来做这个基金,基金里面他们也会占比母基金的占比略少一点,大概是百分之十几左右,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用来做的投资。
在我们的整个产品里面,把一级市场的三种投资形式都囊括在内,我觉得有这样一些考虑。直投我们希望去获得更高的回报,但直投相对来说它需要有一个培育的过程,可能它的dpi也会相对慢一些,我们另外的40%左右的人用来做的,我们也是从2019年左右在我觉得应该是在国有的投资平台里面相对来说比较早的做S基金的投资,就我们的产品里面40%的策略用来secondary,根据我们过往的投资经验来看,应该至少可以比直投比母基金能够早2到3年,能够回到一倍的GPA,这是第二个板块。第三个板块为什么还会去留10%到15%左右来去投入和母基金,我们觉得做直投也好,做S基金也好,我们需要去在市场上去交朋友,需要去形成一些自己的生态,自己的资源,我觉得他们是一个工具,我们可以跟市场上非常好的一些GP做的在相关的自己的核心的领域,非常有特色的,有资源的、有业绩的GP,我们去跟他们形成一些投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投完之后可以跟他一起去做项目的跟投,或者去做S基金的份额。
德福我们在PPP里面我们也连续投过两次的基金,应该说表现也还是非常不错的,我觉得我们用一个 psd配比的方式,来去形成我们产品的设计来去,跟我们LP去交付从到GPA的整体的成绩。
说到从估值区域调整策略,我觉得第二点的确现在整个市场我觉得对我们一级市场来说,挑战都是比较大的,我差不多做股权投资也有接近20年左右时间了,我觉得也经历过很多的周期,现在周期到底是一个周期,还是一个方向性的变化,我觉得这里面大家争论都很多,但我们既然选择在中国去做投资,我相信首先是有一个信仰站在那里,相信中国的产业在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之下应该有好的发展。
我们在估值这一块,我们以S基金为例,我们会倾向于去投资那些已经成立了3年到5年以上的当年投资的项目的估值还比较低的这种时候去布局的这样一些基金当我们做整体的基金份额的收购,你需要对整个基金去做评估,去做这个可能会在成本之上有一定的溢价,当年可能整个基金是1块钱投进去的,今天已经到了1.5倍或者2倍,我们可能在2倍、1.5倍的基础之上打一定折扣,但对于老的LP来说,它依然是有一定的回报,我们在中间寻找买方、卖方的平衡,来去做成交易本质,我们是希望回到三五年前去寻找那些相对估值更低的这样一些项目,以及三五年经历经过市场验证的这样一些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来去这个调整我们在我们的配置资产的估值,这是其中的策略。这是估值可能有非常多的可以去讨论的,可以去探讨的地方,这个是从基金这个切面来去跟大家做一个分享。谢谢!
金兆鹏:谢谢。盛维创投的钟总,谈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钟艳:大家好!我是盛维创投的钟艳,盛维创投是SVB金融集团在中国独立的全资子公司,我们是2008年设立,2009年开始在中国募集了人民币的母基金,并开始进行投资的工作,到现在为止15年的时间也比较荣幸,我们是完整见证了人民币基金大发展的黄金10年,这十年是2009年到2019年。
在经历了这个周期之后,刚才主持人也提到了一个 dpi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切中了一级市场行业投资的本质,就是最终我们到底是不是能够赚钱。
说到这个点,盛媒创投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面,我们投资了大概30家左右的VC基金,现在看下来我们对第一期的母基金还是取得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回报,我们对比参考了了国际的在意识上一个行业的研究机构搜索来看,他们会对全球的一些母基金做一些数据的调查,给一些母基金在不同的问题这一页会做一些排名,我们对照着这样的数据,我们会看到我们自己的第一期的母基金在同一个问题这页里面,我们大概能排到前20%,我们自己还挺感谢的,挺感谢在过去10年那样的时代给了我们这样的成果。也是在团队的积极的努力之下,到今天为止,我们说,这几年大家探讨比较多的可能是行业日渐趋冷。今天我也非常感谢LPCLUB杨总的邀请,有机会来跟这么多有经验的同行来一起交流和探讨,希望大家能够抱团有一些解决的办法。刚才谈到了估值的问题,因为我们盛维比较专注于做母基金的投资,我们的业务又比较简单。估值这一块从我们这个层面上讲,就在我们看待一个子基金的时候,或者是在我们筛选一个子基金的时候,估值对于子基金来讲就比较重要了。我们首先非常尊重子基金自己的一些他们筛选项目的眼光和标准,它有很多的维度,但是有一点是我们胜为自己的坚持,就是在你的在我们子基金你再筛选一个项目,不管你有多少维度,我相信你做一笔投资的时候,最终能够赚多少钱,这个是你的核心能力之一。
最决定你最终能够赚多少钱的因素有很多,我自己认为你初始投资的价格维度是至关重要的,我相信这个就应该是一个估值的元素,你你是以10倍的PE进取还是20倍的PE进去,最终你赚钱的金额差距是很大的。我们还是非常强调我们的倍投的基金,他们在对企业估值的时候是不是非常看重进入的价格,我们非常重视这一点。
我就先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金兆鹏:好的,最后请江远投资的张总来讲一下您这边关于估值这块的看法。
张江:谢谢各位,我也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们LongRiver江远投资有一个特点,我们是比较新的美元VC,刚刚在ABC提名,2023年亚洲完成募资的基金当中,我们也是被提名为最大的VC基金,五只当中的唯一一个新基金,也是唯二的来自于中国的基金,我们的LP中80%来自于外资保险,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也投了大概18家公司,其中14个是在中国,我们也是在今年刚刚完成我们人民币管理人的备案,也计划进行我们大概未来几个月完成我们人民币基金的首次首关。
这是我们的介绍,我们投资主要是包括医疗和部分的科技领域。刚才主持人提到的这些这个话题,我想第一个方面,因为我们过去我们特别是我们核心团队在一起也已经工作了8到10年在一起投资,现在跟过去确实有一些不一样。
第一个是专注。我觉得更强调的第一个是专注,因为一级市场跟二级市场有非常大的不一样,我们的投资的二级市场是随时可以投进去的,我们不需要跟创始人商量,也随时可以退出来,他没有这个机会是什么和退出,他也能随时来纠错,但一级市场不一样,一级市场今天投完了以后,可能在五六年七八年以后才退出,更主要的是说你这时候要做好未来的研究,包括在哪里退因为今天的热点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二个是聚焦,包括这个行业的聚焦,现在不是一个赛道覆盖的时代,因为我们的狙击枪和我们说机关机机关枪和狙击枪在战场上都是有用的,但是它的前提逻辑不一样,现在子弹特别贵打中的收益没有以前高的这种情况下更讲究命中率,我们在行业上要聚焦,我们在包括地域上,地区上也要聚焦,我们在包括这一次的人民币的准备当中,我们深入沟通的地方也不多的,因为我们发现每个地方你只要深入,总有一两个优势产业,你是可以跟他合作的。
第三个来说合作伙伴也一定要聚焦,因为这样这个时候不是怎么讲,要交很多新朋友的时候,而是说靠谱的朋友你要跟他多多合作包括我们企业也是,我们美元基金开始到现在不到两也就两年时间,有些企业我们已经融了4轮,4轮全部都是追投,连续的追投刚刚提到一个dpi和LP,在前面我们前4也是一家保险集团里面,我们非常重要的经验是我们30%退出或者是最好的这些IPO是来自于我们前10%的项目,也我们那时候一共是40多个项目,有4个项目都实现了10倍左右的冲浪,就占1/10,你说追投也是以及聚焦在你的优势项目上,你的好的要跑到福利公司连续追投,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把30%的资金布局在前10%的项目上,这是我们过往的经验,这大概一个分享第二方面我们想也想这讲一点,我们也总结我们过去的 GPA的项目,我们刚刚也是重新复盘了,在前期我们6个超过有一只基金里面,6个超过5倍以上的项目的第一篇超过5倍项目的总结,6个当中有5个我们是在海外推出的,其中两个是三个美股,两个港股,一个药明康德我们部分推出有6倍的DPI,这里面总而言:
第一,一定要投的便宜,刚才几个嘉宾也都提到,药明康德我们整个集团当时是200亿人民币,这个是投的便宜,你后面的GPA降得很高;第二,包括我们美元基金的这一个优势,全球的这种退出,海外的退出,包括人民币如果有机会在海外并购或者海外退出,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而且它的周期可能比较短,因为他可能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就能被并购,甚至是IPO。第三,早期我们两个港股两个港股的这样子的比较高倍数的GPA,也是因为投得非常早。总结来说:第一个估值要合理,最好是便宜,第二个来说要及早期还是早期还是有机会的,哪怕是包括一些现在流动性不是很好的一些市场,也能创造很好的收益。第三个打开全球推出的这种途径,即使不能IPO,结构上不能IPO,但如果能被并购,大家也有可能创造非常好,而且是很早的dpi。谢谢!
金兆鹏:感谢各位,现在我们进行第四个话题,多元化的策略意味着多元化的基金组合,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及多元化的退出途径,退出通道,甚至多元化的未来的退出市场的选择,如何应用多元化的策略以及侠锗关的一些经验,我们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下讨论。
首先我们还是先请象屿投创的高总来进行分享。
高丽:好的,关于多元化的组合这个话题,我们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所投的子基金的运作实际情况来看,刚才各位专家就也提到了关于基金的整体的组合的一些思考,我们所投的资金运作的比较我们觉得还不错的,他们可能在一些组合上做的也是不错,比如说他有的是在偏早期的投资的策略布局,他可能会布局个10%,中后期的项目布局30%到40%。
一方面能够保证项目的成长的空间和基金的整体收益率的目标的达成,同时也能够兼顾一些LP的对于资金投资现金回笼的这些诉求,他在组合也是一种参考。还有一种刚才也有领导也讲到了关于 PSD的一种 PDFS的这种策略,我们有一些子基金它确实也应用了这种多策略组合的方式,如果对自己把握比较大,成长空间比较大的项目就直接投了,那就直投,如果是有一些空间发展得非常好,但是自己在能力边界上可能还是有所欠缺,或资源相互获取上有欠缺的,他就用母基金的方式去投,投子基金对于一些现在并购市场并购的机会也确实很多,政策也很支持,并且未来随着买卖双方的一些预期,逐步的回到相对合理的水平,这种并购退出或者是转让退出可能接下来还是有很大的机会,有一些我们的投资基金也通过 S的方式拿到了不少的子基金,更多的这种基金份额或者是项目的股权,他这种组合对于他的投资的灵活性还是发挥了一些效果,就是说这种可能多策略的更轻,更适合一些比较大的基金,小的基金可能相对而言还是在垂直领域做深做精会更多一些。
另外在组合方面,除了刚才讲到和我们自己经营实际的运作情况观察到了以外,我们有的说是对于基金的整体收益的组合,可能也是需要考虑,因为我们最终还是要看基金整体的收益水平,对于一些投早期的项目,他们可能每一个项目对于它的风险相对也比较大,每个项目对应的未来的发展空间要足够大,它才能够覆盖一些可能的一些投资的风险。
对于这些投资中后期的一些项目,比如说早期项目他们可能成功率可能只有2%甚至是20%到30%,但是它的20%到30%成功的项目,它足以覆盖整个基金的风险,并且收益是整体收益会水平也会非常可观,如果是一些投资中后期的一些项目成熟项目,成熟项目的这些基金,他要求的成功率就会要求比较高,比如说要求50%或者是60%到70%的成功率,但是他单个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预期可能相对会低一些,它整体的投资回报也可能会跟投早期的这种策略的这种基金的整体的投资回报会差不太多,就是从收益率的角度,整体未来的整个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也可以做一些项目上的组合。
金兆鹏:好的,李总也讲一下您的看法。
李俊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多元化的策略本身就是通过这种多元的组合,也是我们过去的公募基金当中所说的组合策略,包括多资产策略,它的目的是为了抵抗周期,包括抵抗来自于行业的寒冬的风险,通过组合去对冲风险,实际上是一种对冲的措施。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公司因为是一个新机构,一共成立才三年多一点,我过去也是做公募基金出身的,我在设计我们的母基金的架构的过程,我首先就考虑的是多元化策略,包括资产的组合,也是,多元化的资产,为什么?因为我的母基金规模虽然100亿是百亿母基金,但是我对外的出资每一个资金是每一个GP、每一期每一只基金,有几个原则:
第一个我出资不超过20%,首先用基金的出资,用杠杆的方式去控制控制资金的投资的比例。第二个我在本身的基金的设计的过程当中,就考虑我们投资的行业,包括我们重点布局的行业已经做了重点的区分。第三个对于资产的组合,也就是说我们运用的投资的领域,我们是涉及的一级到一级半,甚至也有类似于二级一级的这种各种形式,类似于明股实债或者其他的一些形式综合来组合。
这个来讲,本身我的母基金是一个大组合,因此,对于单个项目来说,在我母基金当中,最后整体的估值,整个母基金公司的估值这里就可能会出现,特别是政府的一些招商引资的项目在这里,可能极个别的如果出现问题就可以去对冲,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们现在也同时在我内部把这个片政府招商引资的和我市场化的,把它考核和出资分开,用这种方式首先灵活去去配合,这个是在顶层设计上综合这么去考虑,下一步我们会在团队上也会去进一步的切分。
第二个大的方面就是在投资当中,我们在募投管退的过程当中,募集资金也会考虑多元化的募集,多元化的这种方式并不是单一的来自于某一个领域的资金。同时我们的投资的过程当中,刚才高总也讲到了,我们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周期,我们有不同的安排,这种策略的选择,我觉得这个是很有讲究,而且很有值得探讨的这个话题,因为对于行业本身也要符合我当地的重点发展的产业,在重点的产业当中,比如惠州市“2+1”三个大的方向,但是三个大的方向下面可以细分19个子产业对于子产业更加适合我们现阶段所投的哪些产业我们是有细分的,我们是根据我们自己,同时也考虑根据我们公司成立的时间,包括我们团队的配备的情况,以及我现在所具备的能力去做相应的布局。
最后一个是关于多元化的,我们关于风控的一些措施,我们在内部设计了有关的专门的投后的岗位,包括风控的一些制度以及风控的措施,同时我们在和 GP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子基金的合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更多的会对具体的项目,对具体的项目去进行参与到他后期的投后管理,投后管理主要是落实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原来回到我基金的初期的投资策略,中间的落实的情况。第二个方面我也需要有反投,需要有满足当地当时的需求的有关的落实。第三个对于出现的项目出现的各种风险,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把控,类似于举个简单例子,我们最近碰到一个项目,是CDMA的项目,它面临的资金的困境,我们更多的已经开始去接触,更多帮他去解决纾困基金。从其他的银行银行的贷款以及到mmc的基金去寻找解决方案。这种个个性化的风控的措施就融入到整个基金的管理当中。我们这样可以从我们的角度,我们从募投管退的全流程去闭环去管理。
这样的这种组合策略来讲,综合的看,对于未来的风控,对于未来的退出都有很多的一些益处,同时对于我们在投资过程当中,我们所有一些可退出的项目,我们也有一些选择性的退出的措施,也就是我们会有多元化的一些退出的措施,包括最近我们在A股也做了退出,我们最近对于港股的一些项目,我们通过投资港股上市的项目,已经获得了很不错的几倍的浮盈,但是我们又用了别的一些多元化的一些处理的风险风控措施,这个只是在基金之外的一些风控措施,用这些方式去控制我们的可能出现的这种这种亏损以及这种方式。
我分享到这,谢谢!
金兆鹏:好的,下面请梁軍华梁总来讲一下自己在多元化方面的策略分享。
梁軍华:谢谢。我理解多元化投资更多是来自于二级市场的概念,对于我们一级市场,特别是资产规模,不管理资产规模不大的投资机构,他很多时候反而是要专注自己的领域,反而更容易取得成功。这是并不建议轻易的脱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去盲目的多元化,但是对于管理规模比较大的,像我们这种管理规模比较大的这种机构,我们在投资布局上,我反而希望我的每一个基金都是在他的领域,在他的优势领域能够做到专业,我有不同的基金,比如说有专门投专精特新的基金,有专门投先进制造业的基金,有专门专注于并购的基金或者是早期的基金,每个基金它都有自己一个专长的领域,充分发挥 GP在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在整体上我实现了一个多元化的布局,比如说我会布局新能源,赛道包括半导体赛道,包括低空经济,这些新的战略性性的产业,我们总体上实现了一个多元化的布局。
另外一个从阶段上来说,我刚刚已经讲过了,我们会倾向于让社会投资人参与早期投资、晚期的投资或者并购我们自己来参与,这样实现一个投资阶段上的多元化,我觉得不是盲目的,每个机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并不是每个机构都要去追求多元化,当你的资产达到一定规模,你不得以对做出多元化的安排。
比如说在一些所谓的坡长雪厚的赛道上,我们可能更有信心,我们布置一些长期的资金,所谓的耐心资本,我们可以在上面长期的培育,但是对于一些很传统的行业,现在利润很好,这种情况我们就倾向于快速的获利了结。这就是我们针对不同的行业采取的不同的策略,这个是很自然的事情,我觉得还是要顺势而为,不要不管自己的什么情况都要去追求多元化,这反而是一个风险的源头。
谢谢!
金兆鹏:好的,下面请易总来讲一下你们基金的策略。
易琳:好的,感谢主持人的提问,对我们可能属于那种不是特别多元化的基金,我特别同意刚刚梁总讲的,我们可能这15年以来就一直坚持在一个领域在做投资,并且我们一直坚持的都是投商业化以后阶段的这样的一些公司,无论资本市场多么疯狂,我们好像就像一个特立独行的机构一样,一直都在那挣扎,在那努力,埋头苦干,而且我们一直都是一个从研究出发去找好公司做产业布局的这样的基金,并且我们这十几年来一直都坚持一个信念,就是人在资本性在产业,我们一直坚持一个信念,真的是透过我们资本的力量让产业变得越来越好,为了这个目标,可能我们会做一些多元化的产品,从阶段上讲,我们可能很难跟别的基金一样,就是说去做不同的阶段的布局,因为坦率说我们过去做了很多的论证,我们发现投早期跟投中后期需要的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围绕着服务成长阶段的公司,服务我们的控股企业,我们建立了我们巨大的运营合伙人团队,并且我们有意识的在跟我们的这些 MCN的中国区CEO全球CEO都在做合作和产业的价值的共同实现,并且我们也在为我们这些控股企业和被投企业在做出海的一些安排,要为了实现这些事情,坦率说我们很难去覆盖到特别早期的这样的一些公司,因为他们需要的资源和能力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说为了实现我们在产业能够生根的目标,实际上我们做的多元化的布局,就像刚刚讲到的,我们不仅是做参股,我们也都控股,我们控股的这样的一些企业很天然的很自然的就成为了德福在生命大健康这个领域,在某一些细分赛道上的深度的抓手。
比如说我们在营养健康领域,比如说我们在诊断领域,比如说我们在特色药这个领域,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控股平台和抓手,并且在抓手的帮助之下,我们有更深跟这个产业去寻找到更多的在这个子领域的一些好公司,并且能够把所谓的这些好公司形成了我们自己德福的生态圈,就使得我们在某一个细分领域能够做到很多上下游的协同和整合。
这个时候我们在布局过程中的一些多元化的思考,同时我们除了可以投一级市场以外,我们从基金成立第一天开始,我们最早的美元的LP,意大利最大的保险公司节能压力,他们也给了我们30%的扣,他是可以投二级市场的。
后来为了合规的原因,我们也单独做了相关的事情,包括成立了我们自己的二级市场基金,但是我们做二级市场的投资的风格和原则能跟我们一级是一样的,我们还是坚持这个价价值投资,并且来深耕这个产业,我们也借助了二级市场这些公司的一些能力和他们的行业里的深耕,又反过来为我们这些一级市场的企业来做反哺,对于价值提升方面又给了他们非常多的指导,同时我们很多的一级市场公司的转让和出售,我们的退出也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这个可能是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多元化的表现。
德福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整个团队背景的组成都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像我自己是财务背景的,坦率说,虽然我做了十几年的投资,我们全团队里面还有法律背景的,还有生物医药背景和临床背景的,我们也是针对我们自己投资的阶段和领域,来丰富我们自己的团队的这样的一些多元化的背景。同时,现在我们在整个基金的战略上策略上,我们也在提前去规划我们的策略,比如说我们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的在做国际化网络的搭建。我们在基金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开始论证控股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这样的一些前途和趋势。坦率说,我们过去虽然没有刻意的在多元化上去做任何的这样的刻意的布局,但是我们一定会告诉自己,在中国做基金一定要结合中国的政治方面的保障政策方面的一些趋势,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并且在鼓励我们自己的合作伙伴和企业也要顺势而为去迎接我们中国整个健健康事业的发展的未来,坦率说我觉得多元化是一个非常好题,而且我觉得给我们基金在座的每一位机构的负责人带来的比较好的启示,是我们要不断的去创新,我们其实是很难去左右我们的政策的,但是我们可以透过我们的顺势而为去创造出更多适合我们生存的这样的一些方法,同时我们要提升我们自己在行业里的影响力,反过来去影响我们的环境,这个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今天能够坚持到现在,还是也很有启发的想法了,谢谢。
金兆鹏:张总,也请您介绍一下LongRiver江远投资在多元化方面的策略和相关的经验。
张江:我非常同意前面人的发言,这个时候是要讲创新要顺势而为,要讲可能有一些调整和增强,但是并不是说为了去分散风险而去做,盲目的去做多元化,因为看上去能挣的钱未必是你能挣的,反而是看上去别人不会踩的坑也许自己会踩,说这个时候还是说去交往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是有些方面会有一些不一样。
第一个刚才也讲我们这个时候包括中国企业的出海,中国优势跟全球优势的这种结合,我们在珠海这一块确实会增强,我们会考虑在欧洲设立办公室这样子去做一些,包括毕竟我们18家在投的公司,14家在中国,未来在里面的一些产业上的结合,包括资本上的结合,我们人民币和美元基金这种互动,这种协同其实都能够发挥出来。
第二个在LP上我们会有一些不一样,因为目前为止我们是纯外资,而且保险占我们80%,外资保险占我们80%,占我们人民币基金当中我们会引入人民币LP,包括国资,包括一些这些本地的一些产业,在这里面我们会有一些可以叫多元化,也可以讲是一个增强,特别是在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这两方面,外资可能是我们一个两大特点,保险是我们第二大特点。
第三个,我们可能在一些交易方式上会有一些不一样,这个也不能叫多元化,毕竟我们作为来讲之前都是怎么讲,作为一个增资或者什么样子,我们现在有意识的内部我们叫摘星计划,有意识的去接一些老股,当然我们不是做三个多亿的放的,而是说去投三个多月的去接三个月的股,在这里面来讲,其实也还是一种投到公司的方式,但是现在确实有非常大的需求,我们也看到非常大的机会,当然这个方面肯定是要打折了,但是我们跟找这些项目的早期投资人去谈的时候,他们仍然是有不错的盈利或者是dpi的,只是说相对于当前的估值,我们自己大家各有各有所需。
因为在这个里面来讲,因为我看到最后一个问题也有跟老股相关,确实我们在这一块会在做一些,因为我们毕竟我们基金是10年+2的长期基金,我们接过来以后,从2022年开始,我们还能继续持有最多10年时间,我们可以在这里面去接一些老股,如果各位有这样的一些需求,有一些好的、不错的公司愿意有这样的退出,我们可以谈合作。谢谢!
金兆鹏:好的,我也就张总刚才题,我们进入我们第五个话题,关于老股题,当下老股转让操作时大家都有哪些痛点和难点?既然张总刚才已经开这个头了,那就请您再继续沿着这个话题再讲一下。
张江:我觉得几个方面:
第一个在这里面我们会考虑到,第一个买家他怎么退。第二个另外买家在这里面能不能提供一个价值,老股接过来以后,这个公司我能不能我怎么样能够参与的进去,以及我接过来老股以后是怎么退的,别是接了一个公司,它是无论什么方法都退不了,这是第一个,因为买家他也除非他是上市公司,或者是背后有上市公司要接,否则他还是要面临一个退出的问题。
第二个是价格和条款,因为老股有时候接的条款是怎么讲是比较劣后的,或者是这个价格是一个核心点,这两点或者是我们比较关心的老股的问题。
金兆鹏:好的,下面也请韦总讲一下你们基金在老股转让操作时遇见的痛点和一些难点。
韦勇:对于老股这个事情,实际上我们机构了解我们机构的人也知道我们都非常愿意去老股的。
为什么?主要原因还是要看这个项目的质地。我们实事求是说,我们上次的纳新微东微,我全部是老股,因为有时候是没有机会的,但是我一定要为我们的投资人服务。近两年我们除了领头为主之外,我们有些项目也会借老股,也会借老股的目的是什么?也是为了完成实事求是,快速的我们对这个项目评估之后,如果能够快速的上市,老股无所谓,老股也无所谓。难点在哪里?主要要看老股假如是机构借给你,可能在退出,万一他上不了市退出就比较麻烦了。实际上这是一个难点。
一般来讲,对于这机构的老股我们是比较谨慎的,我很愿意为了企业解决困难,是控制人的劳苦。最近我们就知道一下实控人的老股,他假如这个老股不给他,他很多上市就没办法完成。说我们作为投资人,作为GP管理人,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增资还是老股最重要的还是看这个企业的所处的行业所处的阶段,还有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谢谢。
金兆鹏:郭总也请您讲一下这方面的看法。
郭峰:老股这个话题来说,因为我们专门做S基金,我们可能不会只局限于用单一的老股的方式,来去跟GP去做合作。
我觉得对于 GP怎么去提升dpi,我们在以资产为目标的交易里面,我们可能有三种方式:一个是单一的老股也最简单,大家作为直投的投资人都会在这个项目融资过程中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去接一些老股,但一般来说老股的单一的非常好的项目的折扣也不会太高了,可能市场好的时候可能只有9折,现在可能8折最低到7折,可能也是很难再往下了,我觉得这是比较简单的应该几乎绝大部分投资人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我们想提供一些更系统性的一些解决方案。一个个是怎样我们现在正在去做大概4个接续基金,是肯定的一声放,是当一个基金已经成立了8年甚至10年左右,可能已经有一些一批甚至也不错,但是仍然还有两三个或者三五个项目,可能还需要至少3年以上甚至5年以上才能退出,这个时候你可能就面临一个问题,基金已经快到期了,脑袋要拼的希望去退出。那现在尤其是在作为大量的国有作为LP这种情况下,其实延期也不是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愿意去跟GP去做一个一揽子的针对这这个不一定是一揽子最核心的两三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项目,我们去做一个接续基金,能让GP来来去就成GP成立一个新的基金,我们去做LP,然后让GP去做管理,对这几个项目就在管理,未来可以分享他 IPO也好,并购也好,产生的更大的这么一个收益,我们也会愿意去付凯瑞,这是一种比较常规的接续的方式。海外现在secondary的50%的策略都是做接续。
第二个我觉得在街区里面还会有一个变种,针对一些已经正在做清算的一些基金,清算在中国其实做清算其实很难了。我们最近做这个案子是一个2015年的基金老一篇老的LP、dpi已经到了大概2.7倍左右,其实是1个非常好的1个基金,还剩下大概7个左右项目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可能可以带回来一倍左右的 GPA,我们为了把这个基金给清算掉,就把所有的这里面可能有好的,也有一些其实不是太好的,可能只能回忆一些残值的这样一些项目,我们去在跟GP成立了一个新的基金,把所有的这些项目去把它给买过来了,这种情况下折扣就会比较深,基本上接近当年的投资成本,差不多在现实基础之上打了一个2到3折之间,差不多接近两折左右折扣。交易做老LP又增加了大概三毛钱左右的 dpi,基金的老LP加上之前的2.7倍的DPI就拿回去,三倍的DPI是已经非常不错了,我们差不多通过两折的1个价格拿回来这么7个左右的项目,这里面大家预计可能会有两个项目可以通过IPO去推出,更多的项目需要通过转让回购,甚至是诉讼的方式,来去做退出,有点像类似于不良资产这个方式。我在老股的交易过程中,我们就做一个专门做S基金的这么一个机构,我们也是在跟GP去探讨一些多种的方式来去跟大家去做合作。
金兆鹏:谢谢,好的,我们最后请钟总来谈一下您对这方面的看法。
钟艳:谢谢,是老股转让的困难是吗?
金兆鹏:对,老股的痛点和难点。
钟艳:痛点难点老股转让,我觉得大概2015年、2016年、2017年这三年应该是人民币基金成立的数量最多的三年,可能成立了大几万只基金,这里面到2024年、2025年应该少说有上万只基金,都应该到了它的清算期。尽管大部分的基金必须得在LP的同意之下进行一年又一年的延长,但我相信大部分的基金的管理人都有压力,我的这些基金要清算了,应该在基协里面的,应该说我看到过一个数据,是有一个比例,大概应该是要上万只基金到期清算,这里面基金的管理人最大的压力是怎么样基金才能够实现清算,那是穿透之后的这些底层的资产可以有一个交易或者是底层资产有一个清算,但这个还是比较难的,就会有非常相当数量的项目需要进行老股转让,我觉得主持人提到现在老股转让的最大的痛点,我认为市场上卖方的项目太多,而真正的买家可能并不多。
因为有一些现在比较主流的基金的管理人,比如是某一些国资并不是所有的国资,但在我个人小范围的交流来讲,我听到的信息是一些国资的气息,他们能投老股的,这样就又少掉了在在比较少的买家的情况下,又少了一些真正账上有钱的买家,我觉得至少最大的痛点之一应该是卖家太多,买家太少。这里面是有一个概念,从我自己做母基金的操的经验来讲,我我们其实也在尝试做 secondary,当然我现在是做secondary的卖家,但我们现在还好,没有大的压力,因为我的母基金还可以做延期。
为什么要尝试这件事情?事实上我们也是看到了在退出真的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并且非常艰难的事情,应该尽可能的提前想到这个点作为卖家来讲,尽管我们自己母基金层面的dpi非常好,而且我们又是尾盘基金,也底层资产是非常清晰的情况下,我们在跟这个市场上非常主流非常有经验的三更多的买家在交流的时候,我们依然会发现就在整个的交易的环节,是前期从价格的谈判,这些我们认为还都不是真真正的难点,尤其是可能跟我们自身的情况有关,它是尾盘比较清楚,跟其他的寝室不太一样,我单就拿我自己基金来做例子,在比较清楚的情况下,更多的是说你后面在交易的操的环节,如果我管理的背后的基金是国资的钱或者是财政的钱,后面的交易环节要稍微复杂一些,比方说找什么样的评估机构来评估可以做数,再后来是需要经历什么样的流程,在什么地方挂牌,双方需要达成一些除了价格之外的哪些共识,这个交易才可能执行下去,如果说份额交易也算成一种另类的老股,我觉得在实操方面也会有一些操作上的难点,就这些。
金兆鹏:好的,感谢今天各位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