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能源和合共生、相融相促,共同支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专题论坛将以构建可持续城市生态、推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最新理念展开研讨,共同探讨智能电网、智慧交通等话题,为探索城市能源管理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以下是西南石油大学高级经济师、讲师姚娟在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城市能源与智慧交通创新论坛的精彩讲话,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嘉宾、各位常州武进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的姚娟。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其实在这之前李会长已经从宏观的视角,给我们如何加速公平、智慧和绿色的城市转型,加快城市协同脱碳进程,实际上也是给出了非常好的三点建议。我们前面的几位优秀的新能源领域企业界的朋友们,也给我们从具体的行业角度,交通运输怎么样去实现低碳转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十分精彩的分享。今天我是主要聚焦于地方层面,来汇报一下我们研究团队,针对四川交通运输领域的战略方向和路径,来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我今天的汇报包括四川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碳排现状以及我们对它的碳排放进行的情景预测,以及最后实现碳达峰的关键路径这四个方面。
大家都知道,古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实际上经过快速的发展,四川其实也在打开一个对外开放的新通道。截止到2022年底,我们现在全省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9179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超过5800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39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达到558公里,民用运输机场增到16个。这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
那么具体从运输装备上来看,我们的民用车辆的保有量是逐年上升的,但是增长率是有所放缓的,而且现在清洁能源民用车的保有量是10.9万辆,占比是1.04%。营运客车和营运货车的保有量是逐年降低的,公交车保有量是逐年增加的。但是营运货车的清洁能源车辆占比现在还是非常低的,2020年的统计数据,这个占比只有0.06%。其实这个占比还不算低了。因为在我们的四川的川西北生态保护区现在的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我们的川西北地区现在有营运客车0.4万辆,就是4000辆,但是这4000辆当中现在还没有一辆清洁能源车辆,所以这个形势真的是非常的严峻。
出租车和私家车甚至其中的清洁能源车辆占比也是在逐年增加的,但是在民用船舶这一块儿,我们目前客运船舶环保的推广还是比较有限的,岸电设施不像常州这么完善,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LNG的加注码头是还没有建成的,这是运输装备的情况。
从具体的运输结构来看,我们全省的客运总量是以年均10%的速度在逐年下降的,这个铁路、民航客运量也是在逐年上升,在这个客运中转量当中,总体上铁路和民航还是成为客运周转量的主力,它的比例也是占到78%。货运这一块儿,全省的货运总量也是一个总体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3%,尽管受运输结构调整的影响,铁路和水路将来会逐步承担更多中长距离的大宗货物的运输,周转量是逐年上升的,但是公路货运周转量会因为货运周转量增加的原因也是呈一个上升的趋势,所以它的占比是达到了56%。这是运输结构方面。
那么运输服务上面,近几年也是积极的推行,比如说多市联运这一块儿,这一块儿主要是引导中长距离货物向铁路、水路运输进行转移,来大力发展公水、公铁等等,都是联运的工程。四川最近也建立了一些铁、公、水的示范工程,这个也是一个国家级的示范工程,目前我们这样的示范工程是有三个。
第二个就是定制客运蓬勃发展,这一块儿其实是根据我们现在新修整的四川道路旅客运行管理办法当中,就把这个定制客运纳入到了管理办法当中。明确了什么呢?这个定制客运的车辆,它可以在客运班线的集结地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一个班次的定制化服务。包括还有交通出行、城市配送、绿色出行等等。绿色出行这一块儿我们是明确推出轨道+交通+慢行三网融合发展的模式。2020年的时候,成都就推出了首个双向运行的碳普惠运行计划,它是一个公益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企业可以去参加这个碳交易,市民也可以通过绿色出行或者是低碳出行获得碳积分,然后兑换相应的奖励等等这样一些举措。
因此,总体上来看,从我们的基础设施、运输的装备结构和服务上来看,尽管形势非常的严峻,但是四川作为交通强国的试点省份,我们的低碳创新与转型应该说还是在路上大胆的尝试。那么这个尝试的过程,我们产生的这个效果怎么样呢?我们就给它进行了一个测算。
这里的这个测算边界我们是不包括摩托车、环卫车辆等等。从整体上从测算的结果来看,“十三五”期间四川的碳排放总量仍然是一个上升的趋势,只有在2020年的时候,因为受疫情的影响,有一个小幅的回落。这其中仍然是私人汽车占到了43.52%,道路货运占到了36.93%,民航客运是占到了8.36%。
接下来我们对这个整体的交通运输需求,还有包括它的一个碳排趋势,以及我们在未来可能实施的一些节能减排的举措效果进行一个分层次的预测。
首先来看交通运输需求这一块儿,一个总体的趋势就是不管是我们的客运还是货运,都是呈现上升的态势。在客运周转量当中,民航客运的比例是会显著提高的。到2050年,预计承担3800亿人公里的客运需求,这个比例上升也是非常快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整个的客运周转量是多少呢?是1218亿人公里。所以你们可以看到2050年的时候,光民航这一块儿就提高到了3800亿人公里这样的一个客运需求。
虽然民航客运的比例非常高,但是它在货运这一块儿的占比是非常小的,货运周转量当中的公路货运和铁路货运还是一个增长的趋势。这是交通需求。
基于对交通需求的总体研判,我们就设置了以2020年交通运输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的一个低碳基准情境,以及进一步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低碳情境两种情境,来研判它未来交通领域的一个碳排趋势。
一个总体的情况就是全省的交通碳排放是有望在2035年左右达峰,达峰的峰值约为8608万吨二氧化碳,到2050年的时候,这个量会下降到7186万吨二氧化碳。
低碳情境下,整个碳排放的达峰的年份是提前到了2030年,这个时候峰值是6908万吨二氧化碳,2050年的时候可能下降到4317万吨二氧化碳,这个是我们基于不同情境预测给出的一个总体的研判。
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上来看,基准情境下在全省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的一个态势之下,公路运输碳排放是有望在2035年前,都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航空运输碳排放在2050年前都是一个大幅上升的趋势,其实这个我们从前面的对交通运输需求的预测上也可以看出来。
低碳情境下,公路运输和航空碳排放量的增长态势是会被大幅控制的。公路运输预计在2030年实现达峰,这个峰值是5102万吨。民航运输在2050年前仍然是持续增长的,但是增长的趋势是有所放缓的。
进一步的我们对各项的节能减排举措在未来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效果,或者说它的贡献率进行了一个预测。总体上这里大家看到的是低碳情境下的一个减排情况。到2025年的时候,优化结构调整和提升运输装备能效,它的这个减排效果是最大的,分别可以达到155万吨和177万吨。到2030年的时候,提高新能源比例的减排量是会大幅提升的,要达到583万吨,能效提升是达到326万吨。2030年以后,这个提高新能源使用比例就会发挥一个更大的作用,到2050年的时候,它的减排量就需要达到1621.8万吨。
其实这个里面刚才说到了它还有一个贡献率的问题,从各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来看,我们从这张表当中也可以看到,运输结构调整,它在前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2025年的时候,它的减排贡献率可以达到32%,随着大宗货物的不断转移,它远期的减排潜力就非常有限了,2035年基本上就是维持12%左右的水平。
能效提升这一块儿,它的前期贡献率也是非常高的,大家可以看到在2025年的时候是36%,但是2025年之后都是持续下降的这样一个态势。新能源替代这一块儿,它的减排贡献率是持续提升,因此,也是我们未来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和未来深度减排的一个重要举措,相信也是我们今天大家都在谈论的这样一个核心的话题。需求管理这一块儿,它对于我们整个交通运输减排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是维持在4%-8%之间。
到这里其实我基本上已经把四川的交通运输领域的现状,它的一个碳排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是把我们的家底给摸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我们也看到了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贡献率的问题,一个总体的目标就是到2025年营运车辆的单位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4%左右,营运船舶这一块儿是下降3.5%左右,这是到2025年的一个情况。那到2030年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营运车辆这一块儿要较2025年下降5%左右,营运船舶这一块儿是要较2025年下降4%左右,这是我们一个总体的量化的目标。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课题组也设计了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装备、优化运输结构、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我们提升整个交通运行效率这五个大的关键路径,或者说是实施方向。当然这是一个总体的,可能听起来也比较宏观,那么我们的重点或者说一个支持的举措就是推行试点示范先行。其实这个现在很多不管是省还是市都已经在做了,都在尝试了。
一是建设零碳示范区,但是我们这里的提法可能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一点,我们是建立近零碳的排放示范区,还有包括近零碳的服务区,以及近零碳的港口建设等等,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是建设城市绿色交通示范区,这一块儿主要是以我们的地市州为主体,比如说以成都中心城区为试点,建设绿色配送示范区,包括鼓励我们的达州、乐山等城市争创公交都市的示范城市。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前面嘉宾也提到了,要实现新能源的多网融合,多能互补,前提就是我们要把基础设施给它低碳化,这一块儿我们是建设近零碳工地为抓手,来推行一些示范工程,比如说推一些荣誉称号,或者是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来进行激励。
第四个大的试点示范先行,这个也是我们中国经济第四极,也就是以成渝地区双城建设为契机,来推进它的一个主轴通道,也就是我们的示范电氢走廊,还有包括综合能源站,还有包括我们的制氢、加氢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并且还给予新能源车辆一定的通行费的优惠。
其实说到这个通行费的优惠,这个是激励措施的一个方面,我们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出台相应的管制的举措或者说限制性的举措。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欧洲是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地区,在促进低碳经济建设的法律框架制度方面,德国又是走在欧洲国家前列的。我从昨天早上参加我们的开幕式到现在,包括今天下午,其实德国已经被多个专家所提及了,所以它确实是一直走在试点示范先行前列,包括昨天金院士也提到了让很多国家都非常艳羡的弧线,这个弧线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人均GDP上升,但是碳排放在下降。所以希望我们有一天也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状态。
这个是通行费的优惠,那么德国出来了什么呢?今年3月份的时候,德国执政联盟就提交了一项计划,这个计划是干什么呢?是要对卡车收取每吨二氧化碳200欧元的附加费,他们叫二氧化碳通行附加费。原来它的卡车的高速通行费是每公里19欧分,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4元左右。现在增加了这个二氧化碳附加费之后,它就相当于增加了16欧分每公里,可能折算的话就是1.2元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卡车再次上高速的话,因为现在这项文件已经通过了,那么它的通行费就要几乎增加一倍。所以这一项政策出台,实际上冲击最大的是物流行业。所以这个时候物流行业都纷纷的开始转型,也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进行运输结构的调整,我要去公转铁,我要去公转水,所以可以预见他们这样的措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借鉴,拿过来进行实践?我想这个也有待大家进一步的讨论和商榷。
其实以上的研究的成果是来自于我们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研究了这个的部分成果。这个项目是由罗平亚院士牵头,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四川的能源战略重点,实施路线与政策体系,还有我们一二三产业的战略重点,还包括我们在低碳转型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
那么交通运输这一块儿,我们把它划到第二产业的一个研究中,其实我们还对高排放行业,我们的建筑,还有包括工业、水泥、钢铁、化工等等,进行了一个摸底和预测。
总体上我们对四川交通运输如期实现碳达峰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也希望能够把握住这个科技创新实现碳排放增速转变的这样一个重要的窗口期,来协同应对“双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是给大家汇报的我们研究成果的一些情况。接下来我是想借一点时间来介绍一下我们四川石油与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再占用大家一点点的时间。我们研究中心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也是一直秉承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我们一直都是以要建一流的基地、一流的智库,要助力学校一流学科和一流能源大学的建设,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重点是在油气安全与战略、油气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区域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国际油气经济与合作、能源政策与法律这些特色的领域展开相关的研究。
为此,我们也组建了三支非常有代表性的团队,一个是以罗平亚院士牵头的这个油气安全与战略研究团队。一个是以雷院士牵头的油气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团队。还有是以陈教授牵头的区域能源经济与产能发展团队。今年我们也是聚焦“四川气大庆”建设,形成了标志性成果2项,代表性成果5项。其中四川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是由罗平亚院士任首席专家,主要是对四川能源发展进行一个总体的战略制定和相应的专项规划,并且在其中重点对非技术因素影响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机制问题做了这样一个研究。这个研究也是获得了很多的成果,并且有两份资证报告是被推荐到中央办公厅。
“四川气大庆”工程我们是推进了六个方面的建议,这个建议也是获得了时任省委书记的亲自指示,这个也是运用于我们发改委能源局的工作会议报告当中。所以其实聚焦国家的战略目标,助力能源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我们研究中心也是一直在路上。
最后,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单位,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也欢迎我们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有空到西南石油大学走访、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