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7日,备受瞩目的CFS第十二届财经峰会暨2023可持续商业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为“激活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来自商界、政界、学界等领域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当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振发展信心,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是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在第十二届财经峰会暨可持续商业大会上的精彩致辞,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嘉宾,各位与会代表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财经峰会,我们都知道当前全球化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三年新冠疫情让世界经济陷入比较大的衰退,全球都面临一个新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军事新的阶段。实际上是在二战以后,经历了第一次世界疫情大战,疫情大战就包括成千上万,一两千万的人失去了生命。那么同时我们又经历了俄乌战争,俄乌的危机,这也是在欧洲战火重演。我前两年在柏林参加全球方案峰会,德国总理在会上就讲,现在进入了一个多极世界,单极世界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从冷战结束的两极格局,朝着多极发展。单极世界正在逐步的减弱或者说消失,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共识。
我们知道全球经济,原来单极世界中经济效益是很高的,我们建了WTO,建了IMF,建了世界银行,建了联合国。这套国际体系对于整个国际社会的运作在过去七十多年里面,相对来说比较通畅。所以说中国在二十多年前加入了WTO,我们的经济翻了数倍,是全球化巨大的获益者之一。比如说在过去六十多年,二战以来,全球的收入增长了几十倍,GDP也增长了几十倍。但是经济是绑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首先需要更多的来加强经济。我们原来是经济全球化一路高歌猛进,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繁荣。国民收入提升,交通便利,互联互通广泛的建成,数字经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医疗卫生等等。所以说过去这些年互联互通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但这里面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比如说全球化造成了两极分化,比如说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1%的顶尖财富人口,华尔街1%的人口,他们拥有的财富是美国的50%拥有财富,比他们还要多。所以你就能看出来比如说中产阶级在美国包括在欧洲,过去一年里没有扩大,反而在缩小。他们的收入很多年都没有增长,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问题。那么这就是全球治理落后全球发展实践,没有一个新的秩序来推动这个事。过去需要改进,比如说现在跨国公司全球运营,如果说他们在海外都没有惠及到宗主国,宗主国就会感到很失落,白领啊,或者蓝领啊,西部地区都受到了影响。这个影响就很容易要寻找替罪羊。实际上我觉得这套思路是不对的,全球经济得到了重新治理补充,比如说OECD,包括G20中国也参加了,提出了全球最低,公司最低所得税15%,我觉得这个就很好,15%,未来它不仅是绿水天堂,没有税率的国家,把这个钱汇到自己的母国,惠及当地的民生,当地的民生也不会那么失落,政策压力就会减少,要找到这个主观原因对中国进行这方面的攻击。全球化到了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包容,提升。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一个很大的方面。
国际上的经济如果要靠进一步发展,还有好几个方面来加强。中国在这个上面还是要力推经济全球化,包容性的经济全球化,千万不能放弃。不能放弃一直以来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核心,我觉得我们做得非常好这几年,特别过去十年GDP翻了一倍。然后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很多公共产品提高了,比如我们建立亚洲投资银行,发起了一带一路,加入了最前沿的多方面数字经济时代,新的游戏规则,大家都加入进来,有个平台可以在这上面谈,它就是个小WTO,就是个WTO2.0版,更多的人进来谈,比地缘政治,像俄乌战争这个问题,所以经济的争议包括合作,都可以加入新的多边体系,这个会是未来的趋势,区域多边慢慢扩大到全域多边。会迎来一个多极的经济区域,我们有RCEP,希望跟更多的平台合作共赢。
还有很多,比如说中国除了一带一路,还有中非合作论坛,中巴合作论坛,有中国拉美合作论坛,最近中国又举办中亚五国合作高峰论坛等等,我觉得这都非常好,这里面有大量经济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参与的机构里不断的去纵推经济的全球化。这是我们主要的一方面。当然我们也不放弃国防,包括防御能力,包括军事能力都需要加强。但是我觉得像美国不断的在做军事全球化,比如说北约不断在扩充,包括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在这里面,还有奥克斯,美国,英国把技术转让给澳大利亚,核扩散。再加上一系列军事,其实我觉得是不符的,违背历史规律的。中国这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
还有一个建议我想说,今年迎来一带一路十周年,一带一路十周年我觉得非常好,到了一个提升整合和发展新的契机。一带一路是我们给全球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公共产品,比如说我跟哈佛大学创始人有过多次对话,他说当一个新的守阵大国退出的时候,新兴大国崛起的时候,国际上出现跟风会缺少一部分产品,比如说老的退群,甚至退出WTO,它不断的退出,中方作为一个新兴大国能不能在国际的空间上能够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实际上是我们大国的一个体现和担当。所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这么一个公共的产品,有非常好的给国际提供的,在现有情况下公共产品。中国提出来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三个提出来的都可以合在一块,说中国可以展现大国担当,我们不排除,我们是包容,不像不搞地缘政治搞小圈子,所以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但是我还觉得一带一路可以更多边化,真正的实现习主席说的共商共建共享,中国有个东盟中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一带一路未来其实可以成立一个国际机构,甚至它的秘书处,一带一路的电话号码是多少,需要找有关部门了解一下项目情况,往往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参照国际上的惯例,成立一个一带一路国际指导委员会,让前来参会的一带一路国家派个代表,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指导委员会,同时可以成立一个秘书处,同时还可以有了亚投行,这么多发展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欧美复兴银行等等发展银行,他们的章程都是类似的,这些可以合作起来,可以承担一带一路工作,也可以承担一些工作重建美好世界。他们可以事先组成一个新的国际的发展联盟,来承接一带一路项目,或者来给一带一路项目进行发包,实现更多的国际化。
前些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日内瓦提出为什么不可以到日内瓦来办,甚至到新加坡,这都是未来可以国际化,公共产品成为真正惠及人类的公共产品,我觉得我们已经在做了,可以更上一层楼,可以做得更好。最后我想在说什么呢?其实我们现在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又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异军突起大国,我们现在实际上要更多加大往来,我们有很好的软实力,鼓励更多的国际友人到中国来,最近这段时间,我在欧美访问交流考察,我们有很多方面的互联互通,旅游是我们最大的软实力,每年有一亿五千万出境旅游,给各地区增加他们的消费,购买他们的产品,人文交流可以释放。还有留学生,疫情前七十多万留学生,都是我们友好的使者,也欢迎更多的游客到中国来,中国有非常好的网络,各方面都非常完善。所以未来可以做更多的事儿。我们都知道,要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但是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体验中国场景,体验中国场景就是要让大家来,来了以后发现原来中国这么好,不是他们在国外所想象的,或者说听到的,或者媒体说的歪曲报道。这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把这些人请进来,不仅是普通大众,精英啊,国会议员啊,其它的各方面的人士都可以请进来,增进他们的了解,所以在经济上我建议大量的企业家,可以举办更多企业家峰会,像这次的财经峰会我觉得非常好,它是一个大家讨论经济,讨论财经,讨论中国发展,未来世界发展,经济的发展,合作共赢,可以邀请更多的企业家过来,全球化智库也有好几个活动,也会邀请很多的企业家,智库,包括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都是准备发起的,得到了总书记的回信,今年还会举办,继续举办。
所以我觉得很多的活动,全球智库也是世界百强智库,我们在国际上非常活跃,希望以后也跟财经加强合作,希望未来更多的和在座朋友探讨中国未来的发展,世界未来的合作。今天闭幕式时间关系,我就讲这么多,这两天的活动非常好,再次祝贺第十二届财经峰会成功举办,我也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更多的合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