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7日,备受瞩目的CFS第十二届财经峰会暨2023可持续商业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为“激活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来自商界、政界、学界等领域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当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振发展信心,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何德旭.png


以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在第十二届财经峰会暨可持续商业大会上的精彩致辞,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一年一度的财经峰会,特别感谢主办方的邀请,给我一个跟大家交流,探讨的机会。由于只有十分钟的时间,我想我就讲一个观点,就是在推动数实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和发挥微观市场主体的作用。因为我们在座的肯定都是来自于企业,所以大家现在都在讲数实融合,就是在数实融合领域里面企业的地位在哪里,企业的作用到底怎么发挥,我觉得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第二期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叫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在这一篇文章里面他特别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另外大家肯定也都注意到了,在十四五规划里面,二十大报告里面,都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过专门的论述,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里面,对未来五年数字经济的发展有非常详细的,具体的规划。在这个规划里面,特别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要培育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来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所以我觉得我们认识和理解数实融合,一个方面就是要推动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围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这样一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新的细分产业,推动实体经济进行扩容。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推动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里面它的应用,使这些传统产业实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大家经常说到的数字化赋能的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表性,也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带来实体经济的扩容和提质。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现在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转折期,重要的机遇期,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一个就是最终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性化,差异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需求生产流程实行再造重塑,对很多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跨越式的变革。因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目的就是希望达到既要有制度化的高效,又要有电子化的柔性,不仅要提高生产效率,还要使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另外一个就是要素供给变化,这个方面的表现有很多,劳动力的变化,我们看到一些发达国家劳动人口极少,特别像日本超高龄化,我们中国也正在进入到人口负增长的时代,所以这对数实融合来讲,也会产生持续和深远的影响。再有一个就是生产和空间布局,以前我们谈产业集群,或者说业界常常说的产业带,更加强调空间要素集聚效应。但是现在看到知识,技术以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是越来越突出。

还有一个就是除了需求和供求本身变化以外,双方的互动也变得比过去更加重要。看到现在的很多新产品,已经不是生产商,零售商哪一方主导的问题,而是要大家反复磨合,共同谋划。

所以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深度融合的过程。当然在融合的过程里面离不开各种新技术手段应用。所以尽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存在着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内在的动机,但要真正实现数实融合,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任何的变革创新,都需要付出成本,付出代价。特别是企业资金的形成合作,形成一种协同,也有许多门槛要跨越,许多困难要克服,许多挑战要应对。这就要求我们特别关注数实融合到底由谁来推动,以及怎么样实现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特别关注微观层面的情况,要充分发挥微观市场主体作用。

主体有很多,比如说像京东企业,它既具有实体经济的基因和属性,同时也拥有数字和技术的能力,能够实现生态圈赋能,用业界近两年出现的词来概括就是新兴实体企业,这虽然不是一个十分严格,严谨意义上的学术名词,但是从我们看到的这类企业的关键特征跟案例来看,它们在推动数字融合的过程中,确确实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在这一点上面应该是给予充分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推动数实融合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投资炒作的风口,而是要靠刚才说到的一些企业,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这里面我们观察到一些值得注意的,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一个是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在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另外就是数字技术与实际企业融合有越来越全面、深入的趋势。还有就是形成构建协同生态的长期发展。

另外就是这样一些企业,确确实实在开拓创新方面下了大功夫。所以总的来看,我们国家的数实融合进展很快,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是世界瞩目。也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力量,当然也要看到现在仍然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目前数字经济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进程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数字技术在一些领域的实际应用还停留在相对局部,比较零散和表面的层次。特别是我们看到,不少中小企业面对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仍然觉得高不可攀。数字化从理论到技术再到人才都还有待于完善。

所以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首先是要建立合作创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好国家数据作用,建立数据标准,促进数据市场交易流通,培育多元化的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应用模式。再次是要扩大政府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为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条件。最后是要强化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市场监管体制,总的目的就是要为包括新兴实体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提供一个更好的舞台,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