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从生物医药技术、能源材料、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通信、智能制造等多个前沿学科和科技领域中遴选出 35 岁以下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远见者、先锋者、发明家、人文关怀者或者创业家。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35 Innovators Under 35,以下简称 TR35)堪称科技领域全球极具影响力的青年人才评价体系之一,在产业界和学术界获得了广泛认同。
为了更好的将“创新城”与“青年人”更好的融合和碰撞,杭州未来科技城将联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于 2022 年 11 月 14 日-15 日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办第二届「2022世界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亚太区发布仪式」。本届峰会,我们将以「看见未来」作为主题,邀请 2022 年 TR35 全球及亚太入选者,以及往届 TR35 China 的入选者们,一起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分享成果转化最为生动的经验,展望活力青年引领的未来。
以下为 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 刘武 在2022 世界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亚太区发布仪式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大家好,我叫刘武,来自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我们在京东集团建设的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什么是智能供应链,为什么我们要做智能供应链,供应链其实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供应链的发展近30年也取得了非常迅猛的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供应链技术的传统供应链阶段,主要是供应链协同性的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初期,供应链也进入到互联网供应链的阶段,在提高供应链协同性的同时,开始关注供应链的敏捷性,随着最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供应链也迅速进入了智能供应链的阶段。
在大幅度提高供应链协同性、敏捷性的同时,也开始提升供应链的需求创造能力,在中国为什么要关注于发展智能供应链呢,其实在国内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占比还非常高,这个供应链物流成本占国内GDP总额将近15%,在国内线下零售的费用率非常高,通过智能供应链技术可以改变这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智能供应链做了什么,我们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大数据、物联网还有区块链技术研发了供应链生产场景、物流场景以及消费场景的关键技术,力求于打通供应链十大重要环节,也就是从开始的生产到中间的物流流通到最后的消费,我们把这10个链条全部串通,让他成为有机的整体,进行自由化自组织,提高协同性、敏捷性和创造能力。
为了将这些技术帮助更多的供应链企业,我们也建设了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该平台在全场景的多模态智能感知以及全链条的系统优化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技术的突破,同时我们也结合京东云基础的计算资源和国产化的软硬件的资源来进行开放式的技术的服务,也是在反向定制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务方面提供了很多开放的技术,扶持的很多的企业。
比如说我们新品的销量16倍的提升,10%的物流成本的降低以及2000家企业的支持,未来我们也希望能跟更多的高校老师、研究机构的老师以及企业的同志们一起来做好供应链的发展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