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8436.jpg

    以下是接力资本合伙人董若愚在本次2021(第11届)天使及早期投资峰会上对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年度报告的精彩解读,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合作伙伴,大家下午好。

    特别感谢大家现场能够来到今天的早期投资峰会,今年已经第11届了,但今天由于疫情原因,整个场地严控了人数,好处是今天坐的比较宽敞,平均面积比较大。希望今天有一个收获满满的下午。

    老朋友都知道创业接力是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管理机构,每年会做一个年度发布,今年也不例外,依旧向大家做一个工作汇报,把一年工作情况,包括未来工作的展望跟大家做介绍。

    首先看客观的数据,到今年10月份为止,上海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到款规模是30亿人民币,累计合作基金数量到今年已经超过100家,预计到今年年底还有数量上的增加。还有一个数据值得跟大家做汇报,目前累计退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家,准确说已经是11家,累计收回资金体量有3亿左右,我昨天在办公室里面算了一下,整体DPI资金回流已经超过了20%,就是用回流的钱和实际出资的钱除了一下。

    社会效益方面,上海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覆盖的企业超过一半是落地在上海,有接近70%落地在长三角。所以,今天有这个联盟非常有意义,希望后续跟长三角各位合作伙伴加强交流。

    初创期是我们成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初衷,我们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也是很好地完成了政府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整个初创期的占比接近80%,放大的社会效益超过5倍。

    这是今年我们工作的数据,基本上都在系统里面有最新的,接洽基金211家,通过决策基金15家,合作签约基金数量达到16家,完成首次打款基金17家。为什么后两个数据相对多一些?因为我们去年有一些基金决策在今年跨期来落地,所以有这么一个现象存在,也感谢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团队小伙伴,今年也是收获满满。

    子基金这块,今年新增企业数量超过80家,有60家企业获得了后轮融资,获得很好的快速发展。

    这是累计的数据,目前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整个间接覆盖的企业数量超过了1000家,其中50%拿到了相关各个社会后轮的融资,估值超过10亿的企业就是准独角兽有80家,被投企业IPO有18家,其中7家完成科创板上市,值得一提的有两家,一个是东芯半导体,是上海科创板企业。康希诺虽然不是上海的公司,但今年和上药共同成立了上药康希诺,在宝山区建立了疫苗生产基地,预计年内会投产。

    第二个跟大家介绍一下投后服务工作,老朋友知道我们去年发布了天使投资服务伙伴的计划,今年都在紧锣密鼓做工作的开展,投后服务分四个方面:资金、品牌、法规、事物型包括场地和招聘,右边大家可以看到整理了投后服务清单,给项目和资金方方面面的支持。

    今年走访企业19家,帮企业对接了像新华社、清科、36氪这样的企业,协助企业对接仪电、商飞等大集团,他们的创新业务能够跟成熟企业做一些对接。

    另外跟第三方的招聘服务伙伴一起组织了联合招聘,猎聘刚刚做了大活动,缺人是所有企业的刚需。

    同时我们在线下组织了一些投后沙龙,包括像合规和财税这块,也是一些通用型需求,请到相关行业专家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第三块跟大家介绍一下在行业里面的一些认知/前沿判断。首先,大家都有一个印象,国家特别鼓励现在要投早、投小、投科技,很多人觉得这是不是一个口号,从我们角度来说更有一些底层逻辑的推演,来支撑做这样的事情。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这个要求从“十一五”规划已经提出来了,经过三期规划到目前已经逐渐有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落地。看一下易主席之前发表的文章里面我摘了一下,十三五时期,新增直接融资38.9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2%。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大部分企业还是通过银行作为中介获得间接融资,发债比重比较低,这两年注册制在快马加鞭落地,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体企业的上市周期被大大缩短。

    看一下去年IPO的数据,1-12月份主办上市企业88家,中小板企业54家,科创板企业144家,创业板企业108家。最后这两个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数量明显高于主板,注册制在起到应有的成效。现在企业上市的周期缩短之后,很多企业原来是融资到C轮、D轮甚至更往后,但是现在融到A轮和B轮已经可以上市了。这样也是在倒逼一些投资机构往前移,或者主动性往前移,把他们的投资阶段放到更早期关注,特别是早期的科技型投资。

    看一下清科的统计数据,这是今年上半年最新的统计,看前三个,包括像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和电子设备,同比都是有了比较大的增幅,都是属于相对科技领域的融资。像互联网领域,虽然融资的案例数保持了高位,但同比下降的比较厉害,可以看到一个大趋势的演进。

    第二块是行业的格局。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组数据,可以看一下左边是基金管理人的登记柱状图,右边是新的基金产品的注册数据。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可以看一下白色的柱状图是新增的,红色是注销的,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基金管理人注册的有267家,但是上半年注销的数量达到了286家,也就是说注销的基金管理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新增,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拐点性数据。

    右边这张图,基金新发数量在增加。今年上半年同比上升了65%,预计到年底应该可以超过2019年整体的数据。

    什么意思呢?整个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进入到量变转到质变的过程,原先是一个大干快上的过程,数量上增加的非常猛,但是质量上有所欠缺。但现在经过这个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这些管理人具有更强健的体格和更优秀的投资能力,他们在产品发行上开始发力。

    基于前面包括宏观和整个行业格局的一些趋势,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也做一些主动求变的工作。我们主要分成两个大的策略。

    第一,慢慢教,跟一些在专业领域深耕的机构合作,这是我们内部的数据。2014年开始做整个基金的资金投资,综合的占比原先比较高,可能跨几个行业做投资的,但是这个数据在今年下降的比较厉害,垂直类专业的机构像企业服务、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整体占比都在逐年上升。所以到今天为止是相对均衡的状态,我们非常鼓励和优秀的投资机构做长期合作,做复投的工作。

    第二,我们觉得未来是产投结合的大趋势,这个非常明显。里面有一些底层逻辑,目前上市的企业整体的数量在快速增加,诞生了一批懂产业、熟投资的一些企业家高管,现在上到科创板的企业基本上背后都拿到过融资,第一他们懂产业,第二对上市进程非常了解,所以他们对于未来企业的投资也具备一定的基础,是复合型的企业家。

    现在上市的这些企业普遍处在新兴行业/产业,他们对于一些前瞻性的创新布局有刚需。早期的投资恰恰是做创新投资很重要的抓手,可以把产业优势和初创期的企业提供很好的结合。

    右下方是内部引导基金的数据,目前合作的数据,产投背景的数量在逐年提升,特别是到今年看到有超过一半背后都有上市公司,或者说产业帮在背后。

    左边是目前已经合作的基金,主要是处在像生命科技、企业服务和智能技术大的三个赛道,上面的图都是他们背后的产业方。下面是所属的基金。

    相信未来这个图会越来越壮大。

    落到更具体的部分,我们也在探索思考产投基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一些条件,能够做的更好,但坦白说目前我们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我们经常做三个方面的灵魂拷问:

    1)产业方到底由谁来做?特别是他们所处的阶段,所处的一些协同属性,可能谁来做就决定了后面两个问题。

    2)产投基金到底怎么做?有些可能是委托第三方的管理人来做,有些是高管做,还有是部门独立来做,做的形式不太一样,决策方式上也不一样,包括资金来源。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包括产业背景就决定了到底怎么做。

    3)明确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也非常重要,包括它的设立目标,有些产投基金为了产业协同,有些更加注重财务投资,有些处在中间阶段,这个对于一个基金后续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事。

    第二个是协同,有些产业做投资是为了补强主业,有些为了布局未来。

    最后两个看基金的时候也非常重视,包括利益机制和退出机制,这两块决定了一个基金能否走的更加长久。

    我们从差不多两三年前开始重点挖掘产投类背景的基金,目前接触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上百家,我们也在探索纠结什么样的上市公司、什么样的机制、怎么样的做法能够使这条路径走的更加通常一些。我们非常期待未来跟更多,包括优秀的产业、优秀的投资机构能够一起探索,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探索未来的投资机会和行业趋势。

    谢谢大家!再次感谢大家今天现场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