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各位嘉宾在创新人才嘉年华活动中进行的精彩讨论,由云现场整理。

 

主持人:爱因斯坦教育创始人   周颖

嘉宾:欧盟中国委员会主席   谢建中

         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   王延平

         TEMI创始人   高国仁

         今日人才董事长   胡伟

         九芯净水创始人、董事长   吴联星

         以色列驻华南总领事   劳霈乐

 

   周颖:今天聆听了大家一下午的分享,我作为主持人也是一位听众,对每位嘉宾都有很多问题。今天的主题是创新人才嘉年华,这里的关键词是人才,我特别想邀请在座的每位嘉宾都用简短的一句话给我形容,你认为什么是人才?

    

    谢建中:我觉得人才定义是多学科的跨界、对问题思维不是停留在固定的模式上,一定要跳出固有模式进行创新。

    

    周颖:跨学科、跨界人才。

    

    王延平:我刚才演讲的主题是数字技能,我觉得人才最重要的是技能,所有工作都是基于人,人的工作都是基于技能。

    

    高国仁:我觉得人才是由能力决定的,有非常多的工具构成人才。

    

    周颖:我翻译一下,他认为他心目中的人才必须具备快速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胡伟:适合你的才是人才。任总在2007年问华为人力资源总裁,说邓小平到公司面试录不录用?人力资源总裁不知道怎么回答,任总说,如果我们招的是政府关系官员,邓小平可以胜任我们就录用,如果我们招的是基站工程师就不录用。言外之意,在任何一个领域,你开一个餐馆,我找到一个好的厨师就是人才。你开一个软件公司,我们招一个软件工程师,他就是人才。

    

    周颖:胡总不愧是做人才的,他提出一个观点,对于一个雇主、一个企业你需要的就是你想要的人才,这个和需求是匹配的。

    

    吴联星:我觉得在他的岗位只要创造了他认为最极致的技能和完成他岗位当中最好的任务,为这个社会、为公司创造了他的价值,这是我理解的人才。

    

    周颖:吴总给我的感觉让我很触动,他觉得只要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你能够胜任,能够把它做好就是人才。我觉得如果我提炼这样的关键词叫“刚刚好的人才”,你适合你做的,既是公司需要的,也是公司想要的。非常朴素也非常有价值。

    

    劳霈乐:我觉得真正的人才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并且也是需要具有灵活性的。

    

    周颖:灵活需要有知识、有技能,但他和高国仁先生兴趣相同,他觉得你必须具有快速适应转变的能力。

    刚才听到几位嘉宾对于人才的关键定义,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今天阵营分为以色列派、欧盟派、中国视角。今天在聆听所有嘉宾演讲环节当中,以色列嘉宾非常擅长零到一的创新,中国企业特别擅长从一做到一百,我特别想听听各位在不同视角当中,你们怎么样理解这一差异,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彼此之间可以共同给对方输入什么价值?为什么以色列擅长零到一,而我们擅长一到一百,能把一个公司从一做到最强,但是从零到一的创新我们相对还是薄弱的。

    

    王延平:如果从经济体量好理解,为什么中国能从一做到一百,中国市场很大,会有很多机会让你试验。但一到一百会有很多失败的,但成功的是我们看到的。刚才我讲到的颠覆性的技能的分布,中国这方面还需要提升,这和我们的教育投入有关。和刚才几位以及您讲的都有关,这是因为两个地方的生态造成的职场人的要素,无论是一个创业者还是一个企业主,还是一个雇员,他们会具备的能力是这两个生态造成的差异,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解释一下。

    

    周颖:王总从两个不同的国度,本身现有的资源和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影响了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非常客观的分析。以色列朋友说一下为什么你们擅长零到一,我们擅长一到一百?

    

    劳霈乐:我必须同意,这是和两国资源相关。我们要知道自己所长,能做什么。因为我们国家很小,所以擅长零到一,中国的挑战是什么?就是从零到一。这的确是一个现实的情况。

    

    周颖:劳霈乐总理非常同意王总的说法,他说根本差异来自于双方资源的不同,以色列太小了,他们的一就是我们的一百,这是非常有智慧的解读。

    今天有的是代表企业的,有的是代表未来想求职的,对于企业的人才。我们谈到了教育的问题,其实在中国做教育我个人觉得最大的难点是在于我们鼓励像以色列一样,让整个社会建立一个联盟或者网络,为教育服务。可是我们和很多企业沟通的时候,他们没有那么多热情,很多企业甚至问我,我为什么要加入,为什么我要做这个?他觉得这个和他没多大关系。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关系非常重要,所以我想听听在座各位成熟企业的老板,你们觉得为什么对于企业主来说招人才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很多人想了解,但又被拒之门外,原因到底是什么?企业对于招聘人才的痛点是什么,大量人才想去去不了。

    

    伟:中国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可以依托一些资源做一个生意,或者做一个business,可以往下推进。但2015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中国的企业家有了巨大的变化,其实我们都很重视人才。包括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过程中,资本给予助力之后,传统企业家过去舍不得花30万年薪请一个销售总监,但现在他们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从氛围和土壤上,其实现在的企业家都已经非常重视人才了,但因为中国企业发展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有的企业丢像腾讯,都像平安他们有体系。好多时候人才进不来,原因一是企业不知道,二是人才找不到。

    

    周颖:中间有一个鸿沟。

    

    胡伟:这个鸿沟慢慢通过技术、大数据、信息填平之后,就会有很多的机会让他们拉通。

    

    周颖:我有一个问题问吴总,您作为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你的公司发展这么快,你自己选人才的标准最看重什么?

    

    吴联星:就是愿意冒险,像任总这么重视人才,要花出很高的价格,你自然会有人才。

    

    高国仁:我们是一个小的初创企业,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的资源能够去给到很多的人才,但我们虽然人少,但的确很棒。当你招募人才的时候,当他们来到公司面试的时候,我并不是说去看他们的简历,我并不关心他们在他们本科、硕士期间的学分。在军队当中,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完成相关飞行员训练,其实经过学习,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飞机的飞行员,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成为优秀的飞机飞行员,我们需要有动力、需要有激情,这样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接受新的任务需要冒险精神。什么是冒险?当我们雇了很多人之后,我们需要实时去纠错。这个人如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只能和他说再见,这样才会有优秀的飞机飞行员脱颖而出。

    

    周颖:他想要最极致的人才,他举了一个以色列招收最严厉飞机飞行员战斗力的故事,所以最顶级的公司不看简历,未来大企业看重的是你现在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帮公司解决什么样的简历。

    接下来问一个谢主席的问题,他至少有20年致力于欧盟和中国的经济文化合作,他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欧洲各个国家文化发展都非常精通。欧洲很多国家比如丹麦这种小国,在吸引人才方面非常超前,想请教一下谢主席,欧洲对人才战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谢建中:欧洲从90年代开始一直对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关于人才培养的文件,包括制定战略和人才培养的体系。刚才主持人问的这些问题,我们看到了我国在人才方面的短板是什么,是因为我们缺乏人才的培养的生态环境,缺乏对人才的系统构建,因为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以去看到历史每次移动,大的世界的移动。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英国,又从英国移到美国华尔街。每次大的移动和人才是分不开的,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和金融是分不开的。因此,我国教育在体系上,包括人才培养上不能只是像输入电脑一一样教育孩子,我们应该懂得怎么样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如何把知识转化成智慧。

    我们看到以色列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他们在获得诺贝尔奖,在创新、发明人才的培养方面让世界为这个民族感到骄傲,这个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善于学习,把整个国家成为让人们学习、去争论、探讨、创新,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这是我国认认真真去思考的问题。

    大湾区要想发展好,如果不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他是没有生命力的。老祖宗有句话,事在人为。人是世间的第一因素,因此,今天我们听到在座的以色列的总领事、以色列的企业家,还有中国的企业家做了这样的一种分享,我想他们的核心一点就是抓住了对人才的重视。呼吁大湾区政府,加强对人才方面的培养,关键的问题是要营造一个如何培养人才的生态环境。

    

    周颖:感谢主席,非常语重心长,告诉我们人离不开教育。欧盟一些很小的国家之所以在很多领域世界领先,和他们重视教育密切关系。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创新人才,但人才的养成是不可能脱离教育体系的,不仅是来自于欧洲、以色列、中国的创始人,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你们怎么样看待中国的教育,大家给我们的教育支支招,给我们教育一些好的建议,我一点不介意你们给我们提供一切帮助。

    

    王延平:我们前段时间有做了一个《中国校友观察》研究,看中国10所大学毕业生分布情况。分布情况其实是有规律的,学生们会关注自己的师兄师姐职业发展轨迹,学校方面也很在意,往往教育机构并不掌握自己的这些数据,可能会有一个校友的通讯录,但这是一个孤岛、沉睡的状态。所以用数据驱动还是有必要的,能够帮助教育者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我还想讲的一点是注意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学生自己也包括教育者。现在很多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和课本还是很多年之前撰写的,到他毕业的时候也没有更新。另外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至少我那个时代我是80后,那个时候基本是家长和班主任帮你选专业。我讲的意思是教育机构、被教育人、教育者都要和市场连接。领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周颖:领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可以帮助我们更多人才建立合作。围城外的人要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里面的人也要知道外围环境发生了什么,之间的互相合作非常重要。

    我们不要只说高等教育,没有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要看一些小孩子。我们把所有重要的钱都花在引进世界高校,建立世界顶级研究院,但坦率地说,不能忽略基础教育,大湾区不能只靠引进人才,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人才培养,这一点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点。

    

    霈乐:我想把这个对话延伸一下,其实我们面临类似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很好的容错,如果没有让学生进行尝试、犯错,无论他们成为工程师还是企业家,都需要去鼓励他们。德国首相到以色列访问,她是唯一的女性,在世界上包括以色列,我们讲到教育的时候需要让女性参与其中,不能只是让男人做这些事儿。这个以色列做得也不是太好的,让更多女性参与进来,从娃娃抓起,这样才能让这方面做得更好。

    

    周颖:他说我们看全球人才,男士和女士的分配比例不协调,即使在以色列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而且他提到一点,其实把男士和女性包括王总PPT当中的,在专业职场尤其创新人才职场当中,女性比例大大低了。因为传统的女孩子学的专业更多和金融软性的东西有关,但科学、工程女孩子学得自然少。在世界科技型的500强女性领导者是非常低的,总领事说我们要非常鼓励女士,甚至从幼儿园鼓励女孩子多学习跨界的不是常人认为只有男孩子才能学的。如果各位有女儿,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男士可以做的事情。

    最后一个问题,我个人做教育过程中,我们说教育是合作的艺术,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之所以难做,就是因为我们只有做教育的人自己关起门来做教育非常辛苦,外面的人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需求,而我们又不了解外面企业的需求。爱因斯坦学院深圳中心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希望整个中心变成社会小的聚合的地方,来自企业、政府、国际组织都可以来到这里,把我们的经验和孩子们分享,因为我们是培养未来的人在。其实现在孩子在学校当中学的东西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不能用,这个知识只要一毕业就已经过时了,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巨大生命的浪费,如果在孩子在学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现在最好的净水技术、最好的机器人,他们的学习已经超前了,我特别想让各位和我们支招,如何能建立更广泛的网络,让大家进行合作。所以每个人都表态,你们愿意为教育做什么。

    

    谢建中:周老师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我刚才看了爱因斯坦学习中心,我觉得很有感触,我认为现在的教育究竟如何发展,究竟如何创新。我们应该大胆想一下,欧洲很多学校没有墙,我们要把教育的“墙”想办法推倒。

    第二,教室不是让孩子们像监牢一样坐在那儿,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需要和外界、和空间、和宇宙都要相通,而不是这种死记硬背。我们应该把教室像爱因斯坦一样,做成像实验室、多功能、不同年龄段给他们营造不同的区域,这样孩子们从身心、从多方面学到他们要的东西,我们的课堂应该做成流动课堂,课堂改成实验室,课堂做成流动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多多和大自然、多多和世界进行接触。

    以前说这些东西都觉得你在天方夜谭,胡说八道,现在互联网到了物联网,接下来要培养我们的孩子,要让全世界的孩子心联网。怎么样做到心联网?那就是要打开他们的窗户,打开他们的心灵,让全世界能在一个公平、人们有尊严进行对话,进行学习。这是我希望教育应该认真思考,认真反思的关键地方。

    

    周颖:感谢,主席说要让我们的孩子和全世界孩子进行心联网。

    

    王延平:一点是受总领事先生的启发,我刚才讲到PPT里的性别差异,如果更广泛来看,我们企业有一个企业文化,在教育文化当中也要帮助机构有这样的文化,要注重多样性。

    另一方面,衔接,因为教育和职场的衔接在转换的一刹那是一个短板。我们接触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他们手头能用的方法论、能调用的资源非常少,他们非常热心帮助学生实现一刹那的转化身份,怎么样步入职场,得到第一份工作,这非常重要。咱们国家2020年的大学生应届毕业生800多万,整体他们就业形势都不乐观。在这个衔接点也要做好这方面的投入。

    您讲到基础教育,我觉得他和高等教育关联,在我们的研究当中提出一个建议,把职场规划的事情提前到高中去,让学生们更早接触。

    

    周颖:现在我们有一个职业规划教育,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有哪些职业。我曾经做过幼儿园,发现他们在自己的岗位非常成功,但却没有办法让孩子理解他。孩子不懂得父母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人,我们就做了一些活动,让爸爸告诉孩子的职业,缓和了亲子关系。

    

    高国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一定要教他们高科技。在教小孩数学、物理的时候不一定真的是要学物理和数学,关键的是让他们了解世界怎么样运行,让他们了解世界真相。教他们历史的时候,不是让他们记住哪个时间点发生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关键是他们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包括教授音乐的时候,我们要促进合作精神,怎么样相互帮助。人类作为一种物种怎么样演化、进化。在未来百年,人类如何发展。帮助孩子了解规律、理解真相,孩子学会相互合作的价值非常大,这样他们才有更大的动力学习更多的科学,才能够找到更多的科学技术的真相。所以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周颖:我完全同意你所说的,你是一位非常棒的老师。他说我们不是教孩子物理数学枯燥的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会思考。

    

    胡伟:我是两个小孩的爸爸,所以我非常重视教育,我女儿完全是在接受我国目前的教育,儿童完全接受西方教育,因为他在美国出生。从我个人来看,我在华为公司管3300人,并不是学历最高的那个在公司发展最好,那些人是懂得学习,又有一项非常好的运动,或者在某方面有很好的特长,这种人在往往职场拥有很高的level职位,或者更有责任或者使命。日本的强大是1906年在小学讲台上完成的,他们在小学讲台实现了义务教育,我们是1997年,我们还有很多民办老师。真正的教育要走出去,请进来,要去学习,应该是像主持人讲的,在荷兰留学,在欧洲工作,现在又回归到教育。一定要走出去再请进来,这个过程的发展一定是向先进的东西学习。我更多觉得培养一个孩子的一项运动,一个爱好,让他很好思考,很好疗愈,这样他才能够有更好的机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周颖:我发现今天做的论坛就是几位最好的老师都可以到我们学院给孩子讲课,绝对没问题。您说一个孩子必须要会学会,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另外希望孩子多运动。

    

    吴联星:我理解的教育有三个阶段,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其实我们还要重视家庭教育。当时我校长和我说,为什么你会开家庭教育的课?我们是纯公益的。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我相信以色列应该也是很重视他们的原生家庭,所以我很提倡父母这一代应该要学一下家庭教育,怎么样培养你的孩子的天分。我们能为教育贡献什么?如果爱因斯坦学院真的开到全国各地的话,我也愿意去支持,因为九芯有一个爱心文化,在全中国捐了70多所学校。所以我觉得爱因斯坦的孩子都可以喝到九芯的健康水,我们可以提供。

    

    周颖:以后我们的学习中心开到全国都有九芯的健康水,非常感谢。

    

    劳霈乐:其实大家已经讲了非常精彩的内容,我没有太多新的内容要补充,有时候沉默是金。

    

    周颖:今天特别感谢几位嘉宾,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下来给现场两位观众提问的机会。

    

    提问:吴联星先生,您是怎么样做到这种情况?

    

    吴联星:思想会决定你的行为,行为会决定你的习惯,习惯会决定你的性格,性格会决定你的命运。当我很多大学同学都说你不可能,你肯定会失败,大家都知道创业的是率太高了。我爸爸妈妈支持我,但我亲戚朋友不支持我,像以色列,周边都是敌人,但是他们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都能坚守自己的思想和本心,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成功。中间会有很多的背叛、团队的不理解,但你永远记住你为什么创业,你为这个社会一直在创造你的价值,你帮了很多的人,我相信这份回馈会一直成为你坚持的动力。

    我一直讲,凡是坚持的事情都不能坚持,只有你热爱这个事情,喜欢这个事情,你才能做好这件事情。

    

    周颖:我也赞同这种观点,我也有过这种经历,什么时候要和自己说要坚持,其实这件事情已经让你痛苦了,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不需要坚持,只需要一往无前就可以了。

    

    提问:拥抱变化,人才价值需要重新评估,就这个话题,如果人才在数字经济大趋势下,人才是一个必然趋势。所以我想问一下吴总、王总还有四位嘉宾关于数字人才的话题,人才如果被数据化,在人才数字化世界,人才的价值评判,或者人才定价应该从哪些维度对人才进行价值评判、定价,或者你们有什么标准更公允,市场化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被供需方接受。

    

    胡伟: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挑战非常大。

    人才并不是一定要被拆解、数字化,而是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我内心认可的观点是适合你的才是人才,我刚才讲的,你开一个餐馆,我就找一个好的厨师,我们以学历的维度还是经验的维度,这很难衡量。我认为应该是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匹配人才,这样可能会更好。

    

    周颖:其实不是把人才数字化,而是以数字化的大环境看人才。

    

    王延平:我回答一下关于定价的问题,有两个层面。如果经济价值很好定价,就是市场标准,因为能找到好的工作,能得到什么样的薪资,可能会有变化,会有不适应,但市场最终能决定。但也受到以色列的嘉宾讲了很多,就是另外一个维度的社会价值,除了工作、薪水之外我还能给社会带来什么。主持人周总做了很多事情,社会价值就很大。最近我有参与一个项目叫做《职场人时间捐赠计划》。就是初入治厂的大学生通过平台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领英平台找校友、同行,找到这样的人发出申请,如果接受的话,可以进行视频电话。我听到很多问题都不是职场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变化,现在有一个词“内卷”,大家会有焦虑和压力。但我沟通之后觉得这些初入职场的人很有帮助,这不是经济价值,而是社会价值。

    

    周颖:我们也需要这个,不仅仅是给年轻人还是给孩子们了解这个世界。

    今天代表组委会、对所有嘉宾在百忙之中给出珍贵的分享和宝贵的时间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特别荣幸宣布在本届2020GBAS大湾区科技创新下午这场已经顺利结束,感谢在座的每位嘉宾,如果来到这个过程当中受益了,或者对嘉宾的每句话有帮助,我们可以请大家善意地分享出去。我经常说分享是善意的沟通,我期待嘉宾把所有经验分享出去,期待各位有更多合作,预祝大家有更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