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0-12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联合主办,投中资本承办的“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中国的创新力量正风雷涌动,奋发九州,荡涤环宇,本次峰会以“九州风雷”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大佬、知名经济学家和创新经济领袖,共筑行业新版图,探索新机遇。
对话嘉宾:
信中利资本集团联合执行总裁、高级合伙人陈丹
华泰紫金合伙人陈淼
厚纪资本合伙人刘贵进
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曙光
力鼎资本创始兼主管合伙人、董事长伍朝阳
翰颐资本创始合伙人周颖华
倚锋资本董事长朱晋桥
以下为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中杏泽资本冠名圆桌对话的精彩演讲实录。
疫情突如其来,产生了很大影响
陈海刚:谢谢大家,一开始我们可以请各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所代表的机构。
陈丹:很高兴,见到了很多老朋友和新面孔,我和陈总一样第一次疫情之后参加这种大型的年会活动。应该来说对每一个人来讲,疫情都是突如其来的,现在我觉得做投资,我们一方面发现有一些差没有必要出,有一些电话可能也没有必要打,这是一个好的方面。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看到,做一个投资人是一个辛苦在路上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取消掉所有的出差,也没有办法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合作,所以说这个是疫情以后的一些感受,我相信我们的同行都和我一样。
另外我也简单介绍一下,信中利是1999年成立于北京的一家GP,到今年已经是21年了。我负责的领域是医疗健康和TMT两部分,医疗健康我们重点是4个领域。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创新药、医疗外包。对各个领域来讲,特点也不一样,所以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创新药,稍候我会跟大家在这方面进行专门的分享,谢谢!
陈淼:大家好我是陈淼来自于华泰紫金,我们主要负责股权投资业务,2008年成立,目前注册资本是60个亿,管理基金规模大概是4-5百个亿。我们在南京和北京有两个团队,主要是做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我负责的板块做药和诊断多一些,北京的同事器械和服务做的多一些。
刚刚海刚问我们疫情期间主要在干什么?最开始疫情来的时候忙着买口罩,后面项目出各种各样的状况,开始灭火。我觉得对我们药企影响最大的就是临床进度,整个的医院临床基地都没有运作,对很多正在临床的案例有一些影响。另外我负责诊断比较多,我觉得诊断是目前疫情最受益的板块。
刘贵进:感谢主持人,我是厚纪资本的刘贵进,我们成立于2015年的4月,到现在大概5年多一点的时间。我们是一家全民营股权管理机构,主要投资的方向还是偏向于中后期,但是在创新药这个领域可能还有一些不同的见解。2017年开始在创新药领域做一些布局和探索,很高兴今天受邀参加论坛和大家做交流和学习。
疫情暴发,对我们投的企业受影响非常大,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中一个CRO临床的工作都没有办法正常开展,第二个就是我们自己也没有办法看一些企业,尤其是我们要看一些临床的数据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访谈医生,这个可能是最大的影响。虽然说现在网络会议,电话,其实很方便,但是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还是第一直观的感受,我觉得这个是对我们来讲影响最大的。
王曙光:大家好,我是来自高特佳投资的王曙光,高特佳是2001年成立的股权投资公司,高特佳的特点是只做医药类的投资,管理资金200亿。最初的时候投PE端比较多,这两年投前期的VC多一些,也有一些不错的案例的分享,基本是医药产业全阶段的覆盖,希望有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
周颖华:大家好,我来自翰颐资本,翰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投资成长期和早期的生物医药项目的VC基金,我们目前已经投了5个项目。其实疫情对我们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大概在2季度结束之前,还会再交割2个项目,还有两个TS在外面,我们专注两个方面,创新药和生物科技,占投资金额的60%,高端器械占40%,今天很荣幸受到投中的邀请,有幸和各位大咖同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朱晋桥:大家好,感谢投中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是倚锋资本。我们做的主要就是高端器械和原创药。我们运气好,2013年开始投,小分子,大分子,还有前沿生物等等,投了40多个项目,现在为止3个已经上市了,也是感谢科创板。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做的是很小的赛道,也主要靠我们的团队,来自美国、欧洲的这帮科学家。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论坛,希望大家多多关照,谢谢!
疫情并未对投资策略产生影响,下半场的几大关注方向
陈海刚:感谢各位嘉宾,接下来想跟各位嘉宾请教的是,你们今年的下半场关注哪些方向?想投一些什么?
陈丹:疫情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投资策略,我想了一下我们的团队好像是似乎一直延续去年曾经关注过的一些重点的企业,我们还是沿着这个方向,因为今天主题是创新药,显然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们去关注它们,但是在过去的一两年的时间里面,我们觉得这个行业还是过热的迹象,包含大家都扎堆去看PD1,看卡替类似的公司很多很多,有一些公司现在跑出来没有?我觉得现在回头看看,有一些公司已经死在了半道,我们现在所关注的第一个是创新药类似的公司;第二个可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还是医疗服务外包,比如说CRO,CDMO类似的企业;第三个还是做IVD检测,以及在这条产业链上,还有一些是做辅材的骨科,心外手术材料相关的企业。
陈淼:疫情期间我们多了很多时间可以重新的回顾过往投资策略。过去CDE和证监会两个监管部门做出很多的创新改变,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促进是非常大,所以下半年有哪些投资的方向?我们是券商背景的券商直投,有很多的机构会觉得券商直投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跟投行的关系很紧密,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受监管比一般的私募要严格的多。所以,从我们的角度讲,在日常业务中跟一般的私募相比多了很多限制,我们在疫情期间做行业研究和投资策略的分析,我们想了一个点,往2级市场去看,因为以前从我们的部门来说只是做1级市场的投资。
刘贵进:疫情对我们这家民营,尤其是我们投中后期的阶段的机构来讲,不会有太大的策略上的变化。大家也会奇怪,既然是药,中后期怎么界定?创新药绝大部分没有什么收入,都是一大堆的研发费用,到上市不管是港股,美股,科创板开了以后,上了以后也是亏损很大一块的。我们对于投资策略的定义,首先研发的阶段上讲,主打的这款产品要过了临床2期的阶段,现在要进入临床3期,或者是临床3期的过程当中,我们认为是对我们来说相对比较合适。因为很多投早期的机构,包括创始人,管理团队,他们其实都已经帮助我们把前面很大的坑趟过了,到这个阶段成药的概率相对比较大。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对于一个创新药企业来讲,即便到了临床2期和临床3期,也是存在很大失败的概率,所以说作为我们投中后期来讲,产品阶段就是投已经过了临床2期,进入临床3期阶段的产品。
第二,我们基本上会判断管理团队过往的经验怎么样?我们筛选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老板最好从美国回来,入选过千人计划,另外一定有一个团队不是自己一个人。第三,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导致很多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在看很多项目,今年上会的项目大概有3-4个,除了我们看的比较传统的创新药的,我们也看了跟创新药相关辅助的企业。今年我们的投资策略可能还是围绕创新药,另外可能是进口替代这方面,我现在尽调两家企业就是与高端进口替代相关的企业,这个大概是我的策略,谢谢!
王曙光:大家讲创新药都讲了,我讲一点体会,创新药创新特别好,我们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临床需求,对投资公司来讲,希望投创新的企业能够收益,所以说还是要找一下我们终极的目的是什么?为创新而创新的创新是不是我们所关注的?那你可能会关注哪些创新?我讲一点具体的事情。
如果说我们讨论创新的时候,可以讨论一下你创新的药品在未来得时候你的病种里的治疗的作用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你请你告诉我这个创新药的未来价格是多少?一个治疗周期下来大概是多少钱?成本是很重要的。
2015年以后国家进行新医改,2018年5月份成立的医保局,未来面临的按病种收费,这个是残酷的问题,我们站在医保局的立场考虑这个创新能不能接受,比如说我们创新的靶点和技术很重要,但是打个比方讲,即使是原研药,让某一种载体的药物成本降低80%,这种创新是不是也很关注?这些摆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因为我们的创新还是为产业服务,产业为了临床服务,核心都是医保支付钱的问题,我希望听到高大上的问题。
周颖华:我们还是按照固定的步骤和策略做事情,疫情期间其实也给我们一些时间去做一些深度思考,以前该读的报告读了,该想的问题再仔细的想想。我们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手上的钱变的值钱了,有一些项目大概半年前或者是几个月前见过,过了半年没有融到钱又找我们,我们一个新创基金也开始做大牌基金投过的项目的B轮领投方。这个说明行业融资还是受了一些影响,无论是疫情导致的临床进展减慢或者是融资难度增加了,这个对投资人讲是一个好的事情。
第二个,资本市场的退出的条件,可能是我从业16年以来最好。今年后半程无论是投资也好,尤其是退出方面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很精彩的案例。
关于我们选择投资标的方面,也就是选投做什么样产品的公司?是不是说这个药如果没有医保的支持做不大?我觉得也不会。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创新企业,特别是即将走入到商业化阶段的创新企业来讲,也可以去动动脑筋,因为消费者人群或者是患者的profile在改变,现在60-70岁的人他们的人生经历经历了很多困难时期,非常节俭支付能力有限,但是我们这一代人很顺利,人生一帆风顺也积累了一些个人财富,对于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要求更高,支付意愿和能力也更高,这些的变化其实每天每月都在逐渐的积累,我们投的企业在走到商业化阶段时就已经成熟了,所以说我们并不太在意能不能进医保,关键还是看能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最后一点最近的政治环境,本来是贸易战叠加了疫情,让我们很难看清楚这个世界,有很多人讲中美脱钩,我觉得不会的,这40年积累下来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在一两年之间能够解除,完全的脱离是不太现实的,但是这也提醒了我们所有的人,其实中国的很多方面和国际水准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还是有很多的领域是有国产替代的机会。这个还是值得我们花很多的力气深入的挖掘。这个进口替代并不是简单的说不要外国人的要自己的,这个其实是错误的,片面的。更好的做法是更加深刻的理解本土的一些需求,把一些高端产品里面不需要的功能和需求是不是可以拿掉?让价格更加亲民,可以让终端的价钱下来,这样产品的可及市场可以自动的放大,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说到底就是价格弹性的问题,这个方面其实是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也是很有意义的。
6月1号《卫健法》颁布实施,强基层变成法律的要求,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待遇,要求地方的财政加强对于基层的扶持,鼓励研发适合基层使用的医疗技术,所有的这些是在为我们这个行业,为我们被投的企业创造一块新的蓝海的市场,谁能着力挖掘下工夫,一定会迎来一个非常美好的明天。
朱晋桥:其实对这种信息是非常关键的。疫情期间我也投了2个项目,不要说等到疫情来了投口罩厂,呼吸机,这个都是百年一遇的东西,2013年投微信的时候,当时的创业板要求第一年3000万,第二年5000万,第三年8000万,我看平均的市值22亿左右,我们投了第一年亏2.3个亿,第二年亏4个亿,第三年亏6个亿,现在市值将近300亿,所以这个事情不能照着过去现在衡量,我觉得在原创性方面是非常非常专业的。
任何东西不能只是过去的3000万,5000万,8000万,所以我一直表扬我们国家的证监会,批评了一下我们的交通部。我10年前到越南去,他的车牌号码有8位数,咱们中国这么大的城市才5位数,后面R还是E眼神不好就看不到,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也有前瞻性。其实科创板迟到了3-5年,否则按照3千万,8千万的要求,至少还有106年才能到IPO,为什么?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还是创新,不单单是我们的创新,也要看到未来整个社会的进步,我们觉得这次的疫情还是对我们这种生命科学方面是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创新药路远坑多,要如何避免
陈海刚:感谢刚刚各位嘉宾的分享,接下来一个问题把这个方向扭转一下,希望我们分享一下在投资过程当中碰到的一些坑,接下来讲讲我们掉坑的经验。大家在投后的过程当中碰到的一些比较大的挑战,或者是您会去避免投的一些项目。
陈丹:我觉得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讲,创新药的还是坑挺多的。我们今天上来说有没有掉到坑里?可能很多时候说这个事儿还为时过早,当我们选择标的的时候会看看,比如说创始人有的是金光闪闪闪瞎眼的履历,但是并不代表这样的创始人和他的团队就一定能够走出来跑出来,因为这个行业里面现在我们看起来能够担当大梁,最后能够出来的这恐怕是一个共性,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创始人过去无论是在大的跨国企业里面,还是说在其他的工作经历里面是否有成功创新药开发研发的经验?或者是他的团队是否真正做过?而不能仅仅凭过去光鲜的履历判断是否投下去。
还有一个要避免的坑,在中国因为人口众多,一旦发现个热点,大家都很难控制的往这个方向去,无论是创业企业,或者是投资人,我觉得这个从众心理很难克服。在过去几年每隔一段时间有这么多的企业朝这个方向去,包含靶点,包含方向,我觉得作为投资人来说,要做非常冷静和清醒的判断。
首先要分析这么多企业里面,比如说过去PD1,卡替,还有做恶性肿瘤的靶点,听起来都很不错,对标国际上的某一个炸弹型的药物,未来的市场有多大?第二个还是要看有的公司是一枝独秀,在细分领域里这个药物是所有同类创业公司里最有可能成功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只有这么一个产品就去投他。我感觉还是应该有一个管线,或者是一个队列,才能保证在未来不至于只有一个鸡蛋做投资。
陈淼:其实就像是之前一轮强总说的都是在2013年之前敢于布局创新药的项目,要有前瞻性,而且要经过不止3年的痛苦期,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科创板会出来,没有人知道没有盈利、没有收入的创新药企业可以上市。但是你在这个时点所有的政策都已经明晰落地和清晰,在这个时点再追这样的热点是不是还是合适的策略?这个大家可能自己去思考,从我们的角度确实是平台型的企业比项目型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还要有执行效率的团队,遇到疫情的时候是很好的试金石,有能力的企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有办法跨过去。
刘贵进:我们2017年开始投创新药企业,当时没有科创板这个政策预期的,所以大家还是冲香港上市去。当时有窗口,科创板的开闸给我们这样专门投中后期的资金属性的机构很大的机会,以及巨大的套利空间,这个我们也不隐瞒。自己如何避免踩坑呢?对于我们来讲,人才也好,团队也好,产品阶段也好,如果把握好自己的投资策略是可以避免踩坑的,比如说细分的领域、创新的靶点。
王曙光:大坑小坑都是常识性的问题,越是大坑就越是在最低级的问题上犯错误,但是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可能还真不是特别多,TMT和新药开发有很多不一样的点。回顾5年,我们可以看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如果团队稳当钱跟的上基本都能活下来,但是团队不靠谱,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看得见的硬伤往往会出问题。但是TMT不一样,投新药创新,在中国这个市场你真敢做创新药的投入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第二个如何避免坑?多看点药物发展史和各个细分领域的发展史,其实我在讨论的时候很多投资人对最起码的药物发展史都不清。
周颖华:时间有限,只够我讲六个字:第一人,第二是经验,第三做成过。
周悦:技术非常好,但是商务能力和管理能力非常差就是坑,我也碰到一个,现在只能挽救他。
陈海刚:希望我们投的这些,因为很多是科学家,他们可以最终的蜕变成一个企业家。所以我们今天的讨论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大家!